据10月27日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某航空公司启动已婚已育“空嫂”招聘一事,引发网友热议。该公司招聘计划显示,此次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年龄放宽至40岁。消息一出,部分网友直言,已婚已育女性“终于有机会”。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空中乘务员的印象往往是年轻貌美。这种刻板印象之下,多数航企招聘乘务员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超龄”空姐不得不转行,同时也无形中为其他女性劳动者关上了一扇门。在此语境下,招聘“空嫂”不仅肯定了这一群体的职业价值,还传递出更包容的用人导向。这或许是网友为其点赞的重要原因。
人们热议“空嫂”这一称呼,反映出社会观念的变迁。1994年底,上海航空公司打破民航仅招22岁以下未婚女性的惯例,从已婚女职工中招聘乘务员,由此诞生了“空嫂”一词。当时,这显然是一种突破。如今,人们对职场性别平等、在专业环境中使用性别中立称谓、减少性别偏见有了更高期待。此次相关航企有意打破航空服务业对年龄的限制,更加尊重女性劳动者职业生命周期,某种程度上让“空嫂”这一称呼承载了更多现代职场文明的意味。
从更深层次看,这次招聘有望推动企业用人向更包容、更多元的方向转变。在一些行业,有的用人单位会明里暗里在年龄、婚育等条件上设置若干招录门槛。事实上,成熟的职场文化,应当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阅历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从今年“国考”报考年龄放宽至38岁,到多地考公、考编拆除年龄门槛,种种举措都在表明,社会正以更开阔的胸怀接纳各个年龄段的人才。回顾过去,当年的那批“空嫂”中诞生了全国劳模吴尔愉,这表明已婚已育不是问题,敬业与专业才是职业的底色。
点滴突破只是起点,更多地方和行业还应进一步消除不合理的就业门槛,让职场回归对专业能力与工作价值的尊崇。同时要不断完善招聘与用人制度,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者构建多元发展的长效成长机制。
接纳各年龄段劳动者的价值、给劳动者创造更平等的奋斗机会的职场文明,一定会滋养更多劳动者激发出强大的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