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助手: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大增195.42 %,算力基建锚定泛终端生态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文穗2025-10-28 19:10

10月28日晚间,蜂助手(301382.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1亿元,同比增长41.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46.60%。分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同比增加57.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668.67万元,同比大增195.42%。业绩稳健增长背后,是公司上市以来首份定增预案的战略牵引,更是算力基建赛道的前瞻布局与三大业务的深度协同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蜂助手正以5G网络和云终端平台为服务载体、AI硬件为入口终端、自研低功耗SoC芯片为连接媒介,逐步构建起“以云养芯”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加速落地AI泛终端生态闭环。

政策锚定算力价值,定增发力云终端基建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面向未来五年,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十五五”时期,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此政策东风下,蜂助手前瞻性地将云终端算力中心建设置于战略核心位置,以9.84亿元定增预案为抓手,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向战略高度,其中超5亿元投向“云终端算力中心项目”,成为布局核心。

从项目落地细节来看,算力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建设约700个机柜(每柜5台服务器),成本结构中基建成本低,主要成本为服务器采购等,采用滚动投入策略,不一次性建满,按客户需求逐步扩容,实现“即用即投”。

这一布局的深层逻辑,源于公司对云终端业务痛点的长期洞察。近年来,蜂助手持续加大在云终端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并面向ToC及ToB用户分别开发了对应的产品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该算力中心并非单一的硬件设施,而是支撑核心业务的算力底座。规划覆盖云游戏/云挂机、营销云手机、云应用、泛终端/云手机四大核心场景。通过这一项目,蜂助手将搭建起一张高效、稳定且具备弹性扩展能力的分布式算力网络,实现云终端业务从底层算力架构到上层应用服务的全面自主可控,为后续业务创新与市场拓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提升效益的同时,算力中心建成后也将显著降低蜂助手云终端业务的成本。经测算,自建算力中心相比租赁方式,每路(单台服务器可虚拟的云手机实例个数)整体成本可下降约60%。

三大支柱协同发力,商业模式闭环抢占生态入口

随着算力中心建设的推进,公司“一个基础、两个方向”的战略正逐步落地,进而构建“云终端+算力+AI服务”三位一体的下一代智能终端基础设施平台,最终指向AI泛终端生态平台的核心目标。

作为“云终端+AI算力+服务聚合”基础设施服务商,蜂助手的三大业务支柱形成了“大脑-身体-神经”的有机协同体系。其中,云终端算力中心提供“大脑”支撑,为各类终端设备提供云端算力与服务聚合能力,解决终端算力不足痛点;物联网终端为家庭/商业提供“身体”,升级现有5G智能终端,集成AI大模型+云终端服务能力;瘦终端SoC芯片为海量轻终端提供“神经”,专为自有云定制,全栈集成“算力+OS(操作系统)+算法+协议+通信”,以“一芯多能”的方式解决客户开发AI硬件时的需求。

针对AI终端“智能化与低成本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蜂助手将芯片作为破局关键。公司表示,将在端侧研发系统级芯片,集成轻量操作系统、本地AI推理算法、5G通信模块、云终端连接协议,使30—100元低成本终端也能接入大模型。这种“一芯多能”的设计,与算力中心、物联网终端形成技术协同,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协同效应的放大,离不开“以云养芯”的商业模式创新。蜂助手计划以免费或低价提供SoC芯片来抢占下一代AI终端的入口,通过算力月租与云服务订阅形成价值闭环。蜂助手董事长罗洪鹏此前曾对外表示,芯片的设计将和云终端技术进行深度协同,该业务本质不是销售芯片,而是销售云服务、算力和生态。

从半年报的稳健增长到三季报的战略深化,蜂助手正完成从“服务平台”转向“生态平台”的蜕变。正如罗洪鹏所言,生态型企业的价值远超产品型企业,而蜂助手正通过算力运营与AI赋能,在泛终端领域抢占产业价值链制高点。(文穗)

责任编辑: 刘少叙
校对: 高源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