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16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股市场CPO第一股、AI算力通信及光模块第一股,也是该领域首家“A+H”上市公司。这是继2017年A股上市后,剑桥科技发展历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化资本布局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迈入全新阶段。
认购火热,股价开盘大涨36%
剑桥科技此次港股上市,发行价为68.88港元/股,若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发行规模将达6.82亿美元。据悉,剑桥科技2017年A股上市募资约3.68亿元人民币,A股上市仅八年左右,再次登陆港股并募资超13倍,彰显公司在国际化战略及AI算力外溢效应下的飞跃式发展态势。根据相关统计,此次发行是通信设备行业公司在A股和港股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IPO。上市首日,剑桥科技开盘即呈现高开态势,开盘价为94.0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6.47%。
此次港股发行,剑桥科技成功引入包括霸菱、MSIP、HCEP、Arc Avenue、奇点资产、Weiss Am、Cithara Fund、3W Fund、GMF及IRMF、Infini、Alpine、DAMSIMF、Aqua Ocean、Martis Fund、泰康人寿、工银理财共1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达2.90亿美元,占比为48.89%(未考虑行使超额配股权),基石投资者的多元化、国际化程度业内少见。此外,剑桥科技此次招股公开发售部分获338.7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16.5倍认购,据悉国际发售部分再获多家国际顶级一线投资机构认购。超豪华的投资者阵容,凸显了全球顶级资本对剑桥科技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
业绩亮眼,为上市募资提供强力支撑
10月26日,剑桥科技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业绩表现尤为亮眼。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0亿元,同比增长21.57%;实现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大增70.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大增91.9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表现更为突出,单季度营业收入达13.25亿元,同比增长32.2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92.92%;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99.23%。
业绩高增的核心驱动力来自高速光模块与电信宽带接入两大主营业务。全球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带动高速光模块订单激增,公司通过持续提升产能与高效供应链实现高质量发货,同时高毛利的800G光模块销量占比提升,进一步推动盈利水平显著增强。尽管本期无上年同期嘉善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的政府补助导致其他收益减少,但依托主营业务的强劲增长,公司依然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70.7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32%,净资产25.2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16%,资产结构持续优化,为此次港股上市募资奠定了坚实的基本面基础。
需求爆发,大力加码产能扩张
LightCounting数据显示,海外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带动了数通类高速光模块的需求,大型云服务商和互联网企业的采购量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6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花旗最新的报告则指出,VR200NVL144机架的1.6T光模块GPU配比可能从1:2.5提升至1:5,若供应商能及时跟进订单,2026年行业1.6T光模块需求或从800万只增至2000万只以上。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全球AI数据中心对于高速光模块的旺盛需求,率先推进产能扩张的企业就将抢得先机。
今年以来,剑桥科技全力推进高速光模块扩产工作,2025年7月浙江剑桥嘉善工厂正式交付使用,生产设备陆续到货投入生产,并逐步开展了关键客户审厂工作。上海工厂与嘉善新工厂力争在今年年底将800G系列产品的产能提升至年化200万台(全口径)。公司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亦表示,今年的产能已基本被现有大客户全部占用,推进产能扩张将是公司今明两年最重要的工作。此外,公司此前在CIOE上展出了已给客户送样测试的1.6T OSFP(单通道200G)产品,以及1.6T CPO光引擎、3.2T CPO光引擎预研样机、1.6T CPO外置光源预研样机等,产品技术储备丰富,预计明年1.6T产品也会逐步实现量产上量。
未来,随着H股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能力和拓展全球市场,把握AI算力外溢带来的增长机遇,实现业绩的跨越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