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宰硕、杨波
【故事】最近,有这样两件事。韩国仁川市瓮津郡灵兴面一岛屿附近,一名中国老人被困滩涂,负责搜救的韩国海警李宰硕将自己的救生衣让给了他,不幸殉职。日本静冈县伊东市城崎海岸,一名日本女子坠海被困,来自中国陕西的游客杨波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海中施救。不同地方的事、不同国籍的人,引发人们同样的感动。
【点评】
勇气是人类共同的赞歌。即便知道让出救生衣后,可能会面临被海浪卷走的致命风险,李宰硕依然义无反顾地将生还的希望留给中国老人;即便知道绝壁凶险,杨波也毅然决然爬下悬崖,向险而行、纵身一跃,朝日本女子伸出援手。危急时刻,更见大爱担当。两位施救者的选择,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芒,诠释了生命至上的共同信念。对生命的敬畏、对困弱的悲悯、对责任的担当……正是这些共同的情感,搭建起跨语言沟通的桥梁,引发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语境人民的广泛共鸣。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具体而微的“小人物”,书写出感人至深的“大故事”,以一次次守望相助,为国与国友好往来打下民心基础。在杨波上岸后,“日本消防员连连称赞,鞠躬感谢”;在李宰硕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后,有中国网友自发献上“电子鲜花”……真挚的感情是相识、相知、相交的信使。当善意接力,当真心传递,我们就已踏上友好互信的桥梁,成为“未之见而亲焉”“久而不忘焉”的“故友”。这份友谊超越分歧、跨越隔阂,播撒向最广阔的民心土壤,成为友好往来、交流合作的润滑剂。
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舞龙表演、木版年画等中国春节符号走上多个国家街头,外国游客纷纷“带空箱子来中国”……随着越来越多人文交流、商贸往来持续开展,中国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也愈加了解中国。在持续的对话与交流中,那些或许曾经存在过的误解和偏见,将如同初春的薄冰般渐渐消融。心与心的距离、国与国的距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悄然拉近。
同住地球村,所有国家都命运相连。“乒乓外交”“芭蕾外交”“鼓岭情缘”……民心相通就像是一颗种子,能萌发出国家之间郁郁葱葱的友谊之树。一个个从人民“相亲”到国家“相交”的故事,传递出人们对于交流互鉴的渴望,也揭示了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第138届广交会上,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24万名采购商共享合作新机遇、共谋发展新未来。面对动荡不安、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在平等尊重、对话包容中加强沟通、增进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也就会有更充足的底气。
国有界而友谊无疆。每一次友好往来,都在帮助我们撕开信息茧房、卸下“滤镜”,让我们得以“近距离”看清彼此眼中真诚的笑意、感受到心灵相通的温暖。顺应“民相亲”的心声,拓宽“国之交”的桥梁,我们定能携手迈向同球共济、合作共赢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