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10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55.50亿元至61.50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按合并完成后重述口径相比,增加28.33亿元至34.33亿元,同比增长104.30%至126.39%;与上年同期原披露数据相比,增加32.79亿元至38.79亿元,同比增长144.42%至170.85%。
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预计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80亿元至46.80亿元,较上年同期(按合并完成后重述口径)增加21.08亿元至27.08亿元,同比增长106.93%至137.36%。
公告指出,中国船舶于2025年9月11日完成对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的股权整合,取得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的《证券变更登记证明》,新增股份于9月16日上市交易,中国重工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正式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该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已按照《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对前期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在编制比较财务信息时,仅合并自中国重工原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购买的47.63%股权份额,其余股权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报。这一会计处理方式对同比数据的可比性产生影响,公司已在公告中作出明确说明。
公告分析,本期财务数据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聚焦船舶制造主业,强化生产组织与安全管理,确保产品按期交付;持续推进精益管理,生产效率稳步提升;船舶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公司手持订单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交付的民用船舶数量和单价同比上升,同时成本控制有效,带动营业毛利增长;此外,公司联营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实现持续改善。
在9月5日以换股方式吸纳合并中国重工后,中国船舶总资产超过4034.42亿元,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达18%,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上市企业。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修船订单74艘、7.66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36.99亿元,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2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