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国重器”铸就钢筋铁骨 南钢股份高端材料助攻制造业升级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郭博昊2025-10-14 17:05

近期,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证券时报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者,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钢股份”)的发展历程与转型实践极具代表性。

回溯历史,1958年2月4日,经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批准,南京钢铁厂正式开建;1999年,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9月19日,南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自此开启资本化发展新征程。南钢股份既是镌刻中国钢铁工业记忆的“老兵”,更是“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排头兵”。从奠定江苏钢铁工业根基的 “摇篮”,到如今中信集团先进材料板块的核心成员,其发展轨迹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从江苏钢铁摇篮到中信集团先进材料板块成员

南钢是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战略布局的重点钢企。1959年,南钢2号高炉出铁,结束了江苏省没有现代化高炉炼铁的历史。1960年,江苏省第一炉钢、第一支钢材在南钢诞生。自此,南钢成为了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

今日南钢,已成长为全球规模效益领先的中厚板生产基地及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特钢长材生产基地。南钢股份瞄准制造业升级和进口替代,以专用板材、特钢长材为主导产品,聚焦研发与推广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性、高耐磨性、耐腐蚀、易焊接等先进钢铁材料,持续为国家重点项目、高端制造业提供解决方案。

2023年,南钢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信集团。南钢与中信泰富特钢强强联合,成为中信打造全球化专业化特钢版图的核心阵地。南钢股份全面对接中信集团先进材料战略,积极践行实业“星链”工程,进一步聚焦“精”与“特”的发展方向。

高端化驱动发展

高端化的核心是“科创驱动”。南钢股份持续构建全球性创新网络,聚焦前沿材料研发和人才培养,目前已与全球12个国家、82家科研院所合作。南钢股份坚持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多年超3%,2010年以来累计6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国家级项目落地,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项,这背后是“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理念。

具体到产品,南钢股份聚焦“卡脖子”领域:独家供货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第二艘“爱达·花城号”的钢板和型钢,实现4—8毫米厚度钢板公差精准控制;超低温用9%Ni(镍)钢、超高强耐磨钢板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高强度水电钢用在白鹤滩水电站,高端核电钢支撑“华龙一号”,高强海工板助力“蓝鲸一号”可燃冰钻井平台——这些产品都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23)》中“新材料产业”的先进钢铁材料。

2024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3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名列其中。该集群以南京市牵头,南钢股份为链主企业,承担着为高端制造发展提供高精尖材料的重大使命。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南钢股份重点突破高技术、高难度项目:供货尼日利亚20万立方米LNG低温储罐用的就是南钢股份的9%Ni钢。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德国海上风电单桩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是产品出口,更是中国钢铁技术走出去的体现,比如抗酸管线钢国内率先通过沙特阿美认证,抗酸容器钢通过沙特阿美认证,水电钢供应巴基斯坦默罕曼德水电站。

从数据看,先进钢铁材料的“含金量”持续提升:从2019年销量占比14%、毛利率13.72%,到2025年上半年,销量占比已达29.77%,毛利率升至20.26%,占钢材总毛利的46.67%,真正实现以高端产品带动高质量效益。

智能化引领未来

2015年,南钢股份提出“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企业愿景。智慧生命体打造的核心是 “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数融合创新。

2021年,南钢股份建成的智慧运营中心依托全栈式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全要素全价值链数据,通过“一脑三中心”(智慧运营中心为大脑,铁区/钢轧/能源一体化中心为支撑)实现高效管控。过去五年,南钢股份通过数字化降低了质量成本、研发成本,提升了高端产品成材率,产业链协同降本效果显著。

目前,南钢股份进入“一切数字业务化”第二阶段。企业数字化建设不再是“自己用”,而是把数字化能力对外输出:孵化了金恒科技、钢宝股份、鑫智链等子公司,为钢铁、矿山、环保等20多个行业提供数智化服务。

 image.png

(南钢股份智能工厂 受访企业供图)

为深入落实国家及中信集团“人工智能+”行动,南钢股份2024年启动“人工智能百景千模”计划后,2025年联合华为发布的“元冶·钢铁大模型”架构,打破了传统“单个巨兽”模式,构建多模型、多模态的“群智能”集群,让AI真正融入炼铁、炼钢、轧钢、客户的全流程,赋能新型工业化更好发展。

绿色化筑牢根基

南钢股份以“做全球绿色钢铁的先行者”为愿景,目前已通过全流程、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是江苏省首家且连续两年环保绩效A级的“长流程钢铁”。现在的南钢股份是“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绿叶不见尘”的国家级绿色工厂。

南钢股份确立了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积极构建“极致能效+清洁能源”双轮驱动的能源体系。一方面,全面推广节能新技术,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应用节能管理系统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钢铁制造向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打造绿色高效能源体系,已建成55MW光伏发电体系和装机容量61MW/123MWh客户侧储能项目,继续谋划光伏三期以及风力发电,积极开展绿电和绿证研究,不断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推动公司能源管理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image.png

(南钢“光储一体化低碳绿色电力系统”项目入选2025年南京市低碳应用推广场景 受访企业供图)

南钢股份以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末端固碳为总体思路,实施“碳十条”行动纲要和六条技术路线,重点构建“N-ZERO”零碳三大体系,推动公司从“碳冶金”迈向“零碳冶金”,从“碳流程”转变为“无碳流程”。探索建立一体化智慧碳管理系统,完成LCA及CBAM数字化平台建设,构建行业碳因子库,为产品碳足迹及CBAM应对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十四五”以来,钢铁行业已经走向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挑战与机遇,南钢股份经营业绩稳健,持续保持行业前列,ROE稳步提升,多年来,公司坚持回报投资者,上市以来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3次,总额超136亿元,分红比例占累计归母净利润的50%以上,真正实现了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刘榕枝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