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链与商业化应用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AI芯片需求与日俱增。
10月14日早盘,中石科技(300684)大幅高开,并在9时41分左右封住“20cm”的涨停板。截至上午收盘,公司股价报收47.47元/股,逼近历史高点。
10月13日晚间,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亿元至2.7亿元,同比增长74.16%至104.45%。
公司在业绩变动原因中提到,第三季度为消费电子行业传统旺季,公司受益于北美大客户新品发布与新项目放量,散热材料及组件出货量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AI赋能下的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业新散热解决方案推广及核心产品研发,积极拓展公司业务第二增长曲线,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OpenAI与博通合作开发10GW定制芯片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间,OpenAI与博通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10吉瓦(GW)规模的定制AI芯片和网络系统机架。根据联合声明,OpenAI将主导芯片和系统设计,博通负责联合开发和部署。两家公司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
受此消息影响,博通股价周一开盘后拉涨近10%,总市值劲增超1500亿美元。
事实上,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在上个月的电话财报会议上,已经暗示过会有“新的大买家”加入,使2026财年的人工智能收入显著改善。博通曾在9月披露有一份来自匿名新客户的100亿美元定制芯片订单,但半导体解决方案集团总裁查理·卡瓦斯周一披露,那笔订单跟OpenAI没关系。
对于这次合作,OpenAI总裁布洛克曼表示:“通过自研芯片,我们能将开发前沿模型和产品积累的经验直接嵌入硬件,从而开启更高层级的智能与能力。”
这笔交易也使得OpenAI加入了Alphabet、亚马逊的行列,自研AI芯片以应对激增的需求。同时,通过采用博通的网络技术,OpenAI也能有效分散高度依赖英伟达专有技术的风险。
国产AI芯片加速商业化落地
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AI)技术的爆发式突破,人工智能产业链与商业化应用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各大厂商纷纷下场布局,引发AI浪潮,对AI芯片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Bernstein7月发布的研报表示,英伟达芯片供应的不确定性为国内AI芯片供应商创造了市场机遇,预计2025年国内AI芯片需求将达到395亿美元,AI芯片市场的本土化率将从2023年的17%增长至2027年的55%。
据东方证券研报,多家国产AI芯片性能和商业化落地进程亮眼,国产AI芯片加速追赶英伟达高端芯片。华为昇腾迭代规划亮眼,百度昆仑芯、阿里平头哥等产品性能及商业化落地表现出众、引起市场关注。
2025年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公布未来三年昇腾芯片路线:2026年推出950PR(自研低成本HBM)与950DT(144GBHBM),二者均支持多低精度格式、互联带宽2TB/s;2027年推出960,规格翻倍且含自研4bit方案;2028年推出970,在算力、互联/内存带宽上全面升级,直追英伟达Blackwell。
而百度昆仑芯凭P800芯片拿下中国移动AI推理设备采购多标包高份额,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皆有落地。另外,据央视报道阿里平头哥PPU芯片显存、带宽超英伟达A800,拿下联通三江源智算中心大单。
今年以来,多只AI芯片概念股频繁受到机构调研。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来合计有12只AI芯片概念股获得机构调研10次以上,包括国芯科技、芯原股份、复旦微电、云天励飞-U、澜起科技等。
国芯科技年内累计获调研23次,排在第一。公司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自主AI芯片业务目前包括AIMCU芯片、AI云安全芯片等,均基于RISC-VCPU技术进行研发。公司定制AI芯片业务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上半年由于受外部因素影响生产周期加长,导致影响交付和收入的形成。
芯原股份年内累计获调研19次,排在第二。公司已拥有丰富的面向AI应用的软硬件芯片定制平台解决方案,涵盖如智能手表、AR/VR眼镜、AIPC、AI手机、智慧汽车、机器人,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高性能云侧计算设备。
公司在最近1次接受调研时透露,目前,集成了芯原NPUIP的AI类芯片已在全球范围内出货近2亿颗,在嵌入式AI/NPU领域全球领先。
复旦微电年内累计获调研16次,排在第三。公司正积极布局算力从4TOPS至128TOPS的谱系化产品研发。公司首颗32TOPS算力芯片推广进展良好。目前主要以高可靠市场为主,未来将视情况向工业控制、智能驾驶等领域拓展。
融资资金加仓+成交活跃股出炉
据数据宝统计,从成交情况来看,截至10月13日收盘,10月以来日均成交额比上个月增长10%以上的AI芯片概念股有15只。恒烁股份、罗普特、北京君正、纳思达、紫光国微等日均成交额环比增幅靠前。恒烁股份10月以来日均成交4.52亿元,环比增幅132.12%,排在第一。
上述这15只股票中,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000万元的有10只,包括北京君正、紫光国微、淳中科技、中微半导、复旦微电等。北京君正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2.07亿元,居首。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