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康泰医学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开盘价53.78元/股,当日盘中一度飙升至308元/股,涨幅超29倍,成为A股罕见的“上市即神话”案例。市场热情沸腾,投资者满怀期待,憧憬这只医疗股能持续腾飞。
然而,高光仅存一日。此后五年,康泰医学股价一路下行,从308元/股高点跌至最新的16.15元/股,高点以来跌幅超过94%,市值从峰值超1200亿元缩水至最新的65亿元左右,蒸发近1173亿元。
业绩连续四年下滑
股价崩盘的背后,是基本面的彻底恶化。康泰医学上市第二年便“变脸”:2021年营收下滑35.15%,净利润下降42.56%;2022年继续双降;2023年营收仅微增4.89%,净利继续下降15.51%;2024年营收再度暴跌35.76%,净利巨亏7790.26万元。
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解释称,公司产品受市场需求降低、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订单减少,利润空间收窄以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
2025年半年报,公司迎来一丝转机:营收2.18亿元,同比增长2.72%;净利润1693.76万元,同比大增107.39%。不过细细分析发现,公司第二季度营收不到1.06亿元,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净利仅为50.18万元,同比环比均大幅下降。
康泰医学今年二季度的财务数据一定程度表明公司的经营并没有实际性向好迹象。在此背景下公司近期经营方面又有利空消息。
近日,康泰医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日收到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警告信,该警告信基于FDA在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12日期间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的结果,针对公司出口至美国市场的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包装、储存或安装等方面不符合美国联邦法规21 CFR Part 820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规范(QSregulation)要求的事项,提出相关检查意见和改进要求。康泰医学表示,在该警告信关闭前,FDA正在采取措施拒绝公司产品进入美国,直至这些违规行为得到解决。
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对美国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比重为23.84%;2025年上半年对美国实现销售收入4189.03万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比重为19.26%。因此,该事项未来可能会对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股价连跌4年
业绩持续恶化直接导致股价一蹶不振。康泰医学自2020年8月登陆创业板后,股价持续走低,已连续四年下跌:2024年大跌近66%,2022年跌近19%,2023年大跌超36%,2024年再度大跌超31%。
以最新价相比历史高点,康泰医疗跌幅超过94%。从市值角度来看,公司上市首日最高价达308元,市值峰值超1237亿元,最新市值仅65亿元左右,蒸发近1173亿元。
在股价回调的过程中,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市值管理”的动作,回购为0、股东增持为0,股息回报方面乏善可陈,2020年至2024年股息率分别为0.21%、0.74%、0.38%、
1.45%和1.79%。
股东减持138次,套现超16亿元
事实上,在股价持续下跌过程中,公司股东与高管不仅没有“护盘”动作,反而是高频减持。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康泰医学累计发生超过138次减持行为,涉及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累计减持额超过16亿元。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实控人、董事长胡坤在2025年5月至6月期间减持金额接近1.6亿元,该期间几乎是康泰医学股价历史最低价区域。
即便已经减持了这么多、且股价处于历史低位,但股东减持热情依然高涨。今年8月份康泰医学发布公告称,王桂丽计划自2025年8月26日至2025年11月25日内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99%;杨志山、高瑞斌、付春元、寇国治、许云龙、刘振红、郑敏计划自2025年8月26日至2025年11月25日内减持不超过241.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