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我国今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
数据显示一个明显趋势,我国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远超市场预期。
在今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外贸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和困难的背景下,我国前三季度进出口仍实现逆势增长,且出口逐季升高,显示出我国越来越强的出口竞争力。
我国强大的外贸能力首先建立在产品的创新水平上。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增长了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
这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增速较快,“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的相关产品出口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事实上,我国“新三样”等产品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且全球需求持续高速增长;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中国也占据世界大多数市场份额,因为成本低且全球替代选择有限;随着各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中间品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我国强大的出口能力体现在国内各地区外贸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持续发挥,前三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超过八成。西部地区去年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了9.2%。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进出口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由于中国不断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西部地区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枢纽建设,成为我国出口新增量来源。
我国出口保持持续增长,也与我国不断开拓多元化市场有关。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与此同时,我国部分企业也开始从欧美规模性订单转向满足客户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做细市场,从而拓展了增长空间。
此外,我国跨境电商高速增长也为外贸出口贡献新的支撑力量。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3%,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跨境电商主要销售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等,为我国创造大量就业。
从出口情况看,我国制造业能力在多个维度均有很强的全球竞争力,不管是在新兴产业的全球引领地位,还是在传统电子机械等领域超强的性价比,短时间内竞争力将会持续增强。
中国近期已经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显示出中国敞开大门鼓励更多进口的态度以及坚决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的立场。中国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优质且价格实惠的产品与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反对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