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行业整体下行背景下,部分钢铁企业已率先迎来复苏。10月10日,山东钢铁(600022)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利润总额6.32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利约21.9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利约15.9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8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利约16.13亿元。
近年来,山东钢铁持续推进“变革求生”,该公司表示,前三季度通过抓两头控中间,提效率、降成本、抓协同,生产运行稳中提质。同时深化算账经营,抓实三级成本管控,吨钢降本达到60元以上。此外,持续强化产品经营,创新经营体运行机制,产销研高效协同,购销两端持续发力,购销差价较去年提升200元/吨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山东钢铁止亏增盈成效显著。山东钢铁半年报显示,尽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8.06亿元,同比下降18.60%,但毛利率提升至6.02%,较上年同期增加4.15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252.58万元,扭亏为盈。
从行业背景来看,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同时中国钢材出口继续强劲增长,上半年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回升,多家上市公司扭亏为盈或大幅减亏,如柳钢股份、安阳钢铁、新钢股份、中信特钢等。当前,降本增效成为钢铁企业渡过行业“寒冬”的共同选择。上述多家钢企曾公开表示,将持续推动算账经营,以效率提升为主线,全力应对钢铁行业长周期下行风险。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国内用钢需求下降趋势未改、结构调整的“阵痛”仍在,市场行情整体仍呈现下行态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投资额、新开工面积仍保持两位数的同比降幅,基础设施建设用钢需求小幅增长,但基础设施投资增幅收窄、力度减弱,建筑用钢需求还在减少,全国钢筋产量同比下降3.0%。
不过,对于钢铁板块后市,券商机构开始持有乐观预期。国信证券认为,钢铁行业方面,随着四季度临近,为完成全年稳增长目标,企业推涨意愿持续,价格中枢有望提升。
政策层面,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出台,将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并强化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预计后续反内卷执行力度有望强化。此外,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复苏,政策重心重新回归增量基建领域,资金层面新增政府债券将重点投向新建项目领域,对钢铁需求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