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航天科工集团旗下运载火箭总体单位——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工火箭”)的控制权或将发生变化。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近日披露的消息,航天科工火箭30.66%股权自10月9日起进入预披露阶段,(预披露)结束日期为11月5日。航天科工火箭主要从事固体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轨道航天器等的研发和生产。有资料称,该公司研制了我国首型车载机动固体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航天发射运载工具从液体到固体的拓展。
从企查查来看,航天科工火箭系航天三江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航天三江集团为央企航天科工集团全资子公司。
截至目前,航天三江集团持有航天科工火箭56.4347%的股权,其此番拟转让所持航天科工火箭30.66%的股权。
据挂牌信息,在此次股权转让后,航天科工火箭不得再继续使用国家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的字号、经营资质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不得继续以国家出资企业子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这意味着其控制权可能会发生变化。
航天科工火箭成立于2016年2月,于2017年1月发射快舟一号,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完成首次商业航天发射服务。2017年12月,公司与8家社会投资机构签订A轮增资协议,募集资金12亿元。
2020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航天科工火箭已经初步具备登陆科创板的条件,正在完善公司治理,“公司的IPO应该不会太晚,目前的估值有50亿~60亿元”。
2022年5月,航天科工火箭入选湖北省2022-2023年度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名单。根据湖北省相关政策,“金种子”企业有望在政策扶持、上市服务等方面受到重点支持。其中包括:“金种子”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享有“绿色通道”服务,对企业在改制、辅导、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关部门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资金和时间成本,优先受理、专人联系、限时办结,对企业个性化问题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扫除上市障碍。
2022年6月,航天科工火箭宣布完成B轮融资,募集资金总额为15.855亿元。募资主要用于固体运载火箭研发及性能提升、液体动力关键技术攻关及发动机研制、研发保障条件建设,助力快舟火箭型谱系列化、商业发射常态化。
2023年12月,嘉兴尚道国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尚道国丰”)新进成为航天科工火箭股东。企查查显示,尚道国丰的投资人中有壶化股份(003002)、金信诺(300252)等上市公司。
此外,东方精工(002611)曾在2024年5月表示,其间接持有航天科工火箭0.4617%的股权。
财务上,航天科工火箭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为6380.78万元,亏损1.8亿元;今年前8月,公司的营业收入为6735.65万元,亏损1.01亿元。截至8月末,公司总资产为30.45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5.9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期。
在业界,2025年视为中国商业航天的“资本元年”。有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9月中旬,商业航天领域已披露融资事件超120起,融资金额超52亿元;2024年商业航天融资总额突破20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出台、产业成熟度提升等因素的共振下,头部企业正密集冲刺资本市场,中科宇航、蓝箭航天、屹信航天等一批头部企业已启动上市辅导。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投融资金额全球占比大幅提升至24%。民营商业航天力量涌现,从供给端卫星载荷、火箭制造到需求端低轨卫星组网全面驱动产业低成本、高可靠、规模化发展。
另据赛迪智库,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加速构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