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道】以法治化手段重塑公平市场秩序
来源:证券时报 2025-10-10 A007版作者:王志顺2025-10-10 06:52

据《人民日报》报道,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正式实施,本次修订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竞争乱象,重点规制虚假交易、恶意退货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当网络刷单的虚假繁荣成为某些电商平台的生存法则,当恶意退货的利剑被异化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武器,当平台规则沦为强制商家二选一的帮凶,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字经济正在呼唤一场竞争秩序的深刻变革。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恰似一场及时雨,为野蛮生长的数字竞争生态注入法治清流。这部法律修订的深层逻辑,不仅在于对虚假交易、恶意退货等具体乱象的回应,更在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的底层逻辑,让创新者得利、投机者出局的竞争伦理成为市场常态。

虚假交易与恶意退货的本质,是市场竞争中诚信底线的失守。当刷单软件制造的虚假销量成为行业潜规则,当职业退货人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实施商业诋毁,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正在摧毁市场经济的信任基石。新修订法律将此类行为明确列为不正当竞争,其意义不仅在于事后惩戒,更在于确立数字竞争中的诚信标尺。这要求经营者从数据造假、规则套利的投机心态,转向依靠真实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认同的长期主义。平台作为规则制定者,更需承担起守门人责任,通过技术手段与制度设计双管齐下,让诚信经营者的付出获得应有回报,让破坏规则者付出真实代价。只有如此,数字经济才能摆脱野蛮生长阶段,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低价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其双面性在本次修法中得到了辩证审视。那些以补贴为名的倾销策略,那些以用户增长为借口的恶性价格战,短期内或许能吸引眼球,长期却会导致全行业利润枯竭、质量滑坡。新修订法律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低于成本价销售,正是对这种饮鸩止渴式竞争的纠偏。这种规制并非限制正常的价格竞争,而是防止资本力量扭曲市场信号,让企业回归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赢得竞争的正道。当外卖平台不再用补贴绑架商家,当共享单车不再用押金游戏消耗公众信任,消费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惠,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顾这部法律的修订历程,其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对数字经济竞争规律的深刻把握。从虚假交易到恶意退货,从平台规则滥用到底价倾销,修法者没有简单套用传统监管框架,而是针对数字竞争的新特点、新问题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这种立法智慧既体现了对市场创新的包容审慎,又彰显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坚定决心。随着法律实施日期的临近,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规则透明、机会平等、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新时代正在到来。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