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磁材拟投资9亿元 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相关项目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映泉2025-10-09 21:06

10月9日晚间,天和磁材(603072)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天和新材料拟投资8.5亿元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及组件、装备制造与研发项目,天之和拟投资不超过5000万元建设高性能稀土永磁生产设备制造与研发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9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

具体来看,天和新材料拟投资8.5亿元建设的高性能稀土永磁及组件、装备制造与研发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项目拟投资2.1亿元,建设期18个月。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根据市场情况开展二期项目建设。

对于这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公告分析称,稀土是发展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变频家电、节能电梯、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我国制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高了市场对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我国近几年稀土永磁行业实现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国。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出口国家,稀土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中下游产品转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6-2024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出口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从2016年2.7万吨增长到2024年5.8万吨。公司近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经营规模及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逐渐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瓶颈,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公司综合实力。

对于天之和拟投资不超过5000万元建设的高性能稀土永磁生产设备制造与研发项目,公告称,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下游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持续增长,且市场潜力巨大。天之和深耕稀土永磁材料设备制造领域多年,主要产品包括气流磨、成型压机、烧结炉等磁材生产设备。其以晶粒细化技术、一次成型压制技术等核心技术为依托,不断夯实人才储备,优化材料制备工艺,自主开发出的气流磨、一次成型压机、烧结炉等在内的稀土永磁材料关键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天之和投资建设本项目,有利于其在满足公司需求的基础上,扩张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天和磁材进一步指出,上述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和稀土永磁材料设备产能。天之和研制的生产设备在满足公司使用的基础上,择机面向市场出售,其业务范围将得到拓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其盈利能力。同时,上述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公司完善产业布局,满足下游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风力发电、节能家电、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订单需求。

天和磁材最新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形成年产93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募投项目“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产能稳定释放;募投项目“年产3000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钕铁硼产业化项目”建设顺利,力争2025年年底满足验收条件,届时公司将形成年产123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能力。

2025年4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对钐、钆、铽、镝、镥、钪、钇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天和磁材表示,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波动,主要是因为公司外销占比较高,出口管制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对境外客户发货放缓,订单交付延后,因此本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同比下降。

天和磁材强调,公司始终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出口管制政策出台后,公司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和完善了出口管制合规管理体系。依照规定程序积极合规的申请许可证,目前已经陆续获得国家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关出口许可,国际业务逐步恢复。同时为了应对国际市场压力,公司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相关业务预计会在下半年逐步释放。

责任编辑: 康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