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郁伟君:“并购六条”显著优化市场环境,未来产业并购仍是市场主流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翔峰2025-10-02 18:56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为中国并购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机制创新。如今政策实施即将满一周年,这场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的改革,正在深刻重塑并购市场的生态格局。

“并购六条”发布一周年之际,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专访了国泰海通业务总监、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党委书记、总裁,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郁伟君。他表示,“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出台,以及退市制度的完善,显著优化了并购市场环境,提升了交易效率与灵活性。同时,国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做优做强,尤其在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为我们投行参与产业链整合、服务实体经济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

“以产业逻辑为主导、由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推动的产业并购仍是市场主流,部分以转型升级和第二生长曲线培育的并购交易也具备较大潜力。”郁伟君表示,未来,并购业务将更强调战略协同与价值创造,持续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成为并购核心

“‘并购六条’实施一年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度有了明显提升。”郁伟君在采访中表示,从完成交易的情况看,“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全市场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80余单,规模超过4300亿元;从首次披露的口径看,已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230单,一般性的资产重组数量更多。这两项数据均超过往三年任何一年的全年水平。

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最突出的是以产业整合为主题的并购已成为主流。相关案例不断涌现,例如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中芯国际拟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等。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也保持活跃。

“这一变化不仅是政策推动的结果,更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利率下行和资本市场结构优化,也为并购提供了持续动力,以高质量存量替代高数量增量,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主线。”郁伟君说。

买方同样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例如,半导体领域的买方多希望通过并购进行核心技术补强;生物医药领域的买方多为销售渠道成熟的药企,通过并购获取增量的创新管线及核心研发资产;新能源领域的买方则通过并购上游材料或下游储能企业来完善产业链。

郁伟君介绍,并购动机明显从“多元化”回归“专业化”,以补链强链、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核心。超过九成的买方明确以“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为主要动机,并在交易预案中披露依据,监管和市场对交易合理性的要求在显著提升。

此外,民营企业与地方国企的参与度也逐渐上升,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也较为活跃,这既反映了民营经济的活力与转型需求,也体现了地方国企通过市场化方式布局新兴产业的努力。

“总体来看,这些变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也预示着未来并购将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战略协同。”郁伟君说。

投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郁伟君表示,“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出台,以及退市制度的完善,显著优化了并购市场环境,提升了交易效率与灵活性。同时,国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做优做强,尤其在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为投行参与产业链整合、服务实体经济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

不同于IPO,并购更强调价值创造与协同效应,这要求投行不仅能发现价值,更要能够创造价值,通过撮合实现“1+1>2”的效应。这也是投行从传统通道角色转向资本市场发展引擎的重要契机。

当然,并购业务对证券公司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项目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市场、政策及经营变动的多重影响,证券公司需要具备深入的产业研究、战略咨询、交易撮合、方案设计和估值定价等全方位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提升专业实力、深化产业理解、加强资源整合与风险控制,真正实现向“产业引擎”的跨越。

郁伟君介绍,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国泰海通以产业为锚点,通过优化内部协同机制、聚焦核心赛道、深化行业研究和拓展优质标的,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的综合金融服务。

组织架构方面,加强了专注于并购业务的部门设置,并着力强化“行业+区域+产品”的矩阵协作,以及“投行+投研+投资”的高效联动,组建由行业专家与并购专家构成的柔性团队,提升信息流转和响应效率,为交易撮合与方案设计提供坚实支持。业务方向上,国泰海通重点布局四类并购:一是产业整合;二是服务大型央国企;三是跨境并购;四是创新类并购。

“我们依托公司研究所及产业研究院,对重点行业进行长期跟踪和深度研究,形成产业洞察,判断行业趋势,理解买卖双方的战略诉求与协同价值,为客户提供深度的价值发现与战略建议。”郁伟君表示。同时,公司设有团队持续跟踪政策动态,与监管机构保持常态化沟通,确保方案的合规性和创新性。

标的挖掘方面,国泰海通通过内部协同和外部生态合作,系统构建优质项目库。内部联动各业务部门深度开发客户资源,外部与众多投资机构协作,挖掘并购机会。公司还系统完善了并购信息库,对符合技术门槛高、团队优秀、合规性好的标的进行长期跟踪和储备,并积极推进智能匹配系统开发,借助大数据提升撮合效率。

产业并购仍是市场主流

“并购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工具之一,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助力产业升级、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郁伟君表示,展望未来,并购市场进一步与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趋同,继续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发展从量增转向质提,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将持续成为主线,并购机会也将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一方面,“反内卷”政策将推动产能出清和资源优化;另一方面,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有望通过并购加速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证券化水平。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通过并购整合提升竞争力已成为明确路径。

“总体来看,以产业逻辑为主导、由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推动的产业并购仍是市场主流,部分围绕转型升级和第二生长曲线培育的并购交易也具备较大潜力。未来,并购业务将更强调战略协同与价值创造,持续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郁伟君说。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赵燕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