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发布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伟2025-09-23 17:54

9月23日,由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生物科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研发生产的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在北京正式发布。

作为国内首家通过酶法工艺实现阿洛酮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中粮集团此次推出的阿洛酮糖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的空白,更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制造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为食品工业健康转型提供了核心原料支撑。

D-阿洛酮糖(D-allulose)是一种少量天然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小麦等多种植物中的六碳酮糖,甜度约为蔗糖的70%,但热量仅为其10%左右,被业内广泛视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之一。与多数代糖不同,D-阿洛酮糖可参与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风味构建,不仅适配饮料、乳制品、烘焙、糖果、冰品等多元场景,也适用于家庭厨房与餐饮后厨——如用于中式红烧菜肴,依然能呈现理想“糖色”。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D-阿洛酮糖正式获批新食品原料。根据研究机构Global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为1.477亿美元,预计2025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4%。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研究员黄建表示,“D-阿洛酮糖产品上市,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功能糖领域的自主创新实现了新突破,将有力推动国内代糖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产品的推出与国家正在推进的‘体重管理年’等公共健康倡议方向高度一致,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霸王茶姬质量总监周四伟说:“D-阿洛酮糖产品的面市为低糖茶饮与烘焙行业打开了更多创新空间,也让消费者在不牺牲口感的前提下,获得更健康的‘甜蜜’体验。”

作为中国最大的农粮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敏锐洞察消费者趋势,开展战新产业布局。2017年起,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生物科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启动专项攻关,从498个基因库中筛选改造,历经上千次突变体试验,最终突破性开发出高性能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并于2023年获批国内首款该酶类食品加工用酶制剂,打破了技术壁垒对D-阿洛酮糖产能的制约。

“经过8年科研攻关与系统性布局,这款健康代糖的甜蜜滋味终于可以抵达国人的舌尖。”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小艳表示,“我们将加速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在食品领域的深度开发,让国民健康红利持续释放。”

截至目前,中粮集团已在生物法合成阿洛酮糖方面完成系统的专利布局,涵盖生产菌种、酶制剂、分离工艺及整体生产工艺等17项专利,其中10项核心专利已获授权,并形成了产业化的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构建起覆盖饮料、烘焙、乳品、糖果等多元场景的“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与“差异化供应能力”,为D-阿洛酮糖在国内的加速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颗小小的“健康糖”,是以核心技术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中粮集团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紧紧锚定民生需求,将科技创新上升为集团 “核心战略”,全力构建起“战略引领、多元参与、产研融合”的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方向。

中粮集团董事长李国强介绍,“我们专门成立集团科技创新部统筹规划布局、机制优化和力量调配,研究出台‘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成果转化收益与科研人员分享’等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将积极打造‘大食物观创新生态圈’,携手产业链各方力量,共同做大健康食品产业,推动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 王小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