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竹生物”)日前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轩竹生物的控股股东为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环医药”),通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轩竹医药及海南四环分别持有公司47.78%、8.69%的股份,合计持股56.47%。轩竹生物曾于2022年冲刺科创板,但于2023年暂缓审议,今年5月撤回申请后转战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轩竹生物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已经建立一个全面的内部研发平台,支持开发多样化且均衡的管线。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轩竹生物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一个药物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四个药物项目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五个已获IND批准。
轩竹生物拥有三款核心产品,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核心产品KBP-3571获得国家药监局的NDA批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现正将适应症覆盖范围扩大到反流性食管炎,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在肿瘤领域,公司拥有强大的药物管线,包括两款已获NDA的创新药,即核心产品XZP-3287和XZP-3621,分别用于治疗乳腺癌和肺癌。轩竹生物正进一步扩大这些核心产品的适应症,公司还拥有众多其他肿瘤药物资产,包括处于I期临床试验或IND准备阶段的四款关键产品,分别为KM602、KM501、XZP-7797及XZP-6924。此外,公司正在积极发展NASH管线,包括处于I期临床试验的XZP-5610和处于IND阶段的XZP-6019。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在轩竹生物的管线中,许多属于行业首创。例如,KBP-3571是中国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自主研发的PPI;XZP-5849则是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已在完成I期临床试验后对外授权予第三方)。通过自主研发和资产对外授权双轨制,公司迅速将这些候选药物推向市场,并已获得或提交7项NDA(包括在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转让的XZP-5695)。
值得一提的是,轩竹生物的首款获批产品KBP-3571自商业化以来直至2025年3月31日,已取得了327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销售额;随后公司于2025年7月成功商业化XZP3287,这进一步证明了公司的商业化能力。
业绩方面,轩竹生物目前尚未实现盈利。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个月,公司的收入分别为2.9万元、3009.4万元和255.9万元;相应期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39亿元、1.86亿元和0.53亿元;相应期间的净亏损分别为3.01亿元、5.56亿元和0.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