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迎“新规”,影响多大?最新解读来了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许孝如2025-09-13 16:54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被视为期货公司一年一度的“大考”,是期货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备受行业关注。

9月12日,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进行修订,形成了《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自2025年9月12日起施行。

此次修改,将规则标题由《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进一步完善期货行业分类监管体系,明确扣分标准、优化加分标准,删除和简化部分评价指标,调整专项评价,压降专项评价指标,减轻行业负担,推动期货公司合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调整为“分类评价”

证监会自2009年8月发布了《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并于2011年、2019年、2022年进行了三次修订。分类评价制度实施以来,在促进期货公司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形势和行业状况的发展变化,分类评价制度的一些不足逐渐显现。为更好发挥分类评价作用,证监会对《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完善分类评价制度,更好反映期货公司合规风控能力,提高对期货公司监管效能,引导期货公司合规稳健经营。二是坚持协调统一。统一扣分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扣分逻辑,统一市场竞争力等指标的加分逻辑。三是简化指标流程。删除和简化部分指标,优化评价流程,压降专项评价指标,减轻行业负担。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修订,证监会将原有规定的名称由“分类监管”调整为“分类评价”,不仅是文字上的微调,更体现了监管思路的转变——从强调监管约束转向更加注重科学评价和正向引导。

修订五大内容

本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一是完善扣分标准。明确扣分依据。对期货公司扣分,原则上均需以生效的监管措施等法律文件为依据,按照措施扣分。完善监管措施类型和对应分值。详细梳理现有期货公司监管法律法规包含的监管措施、行政处罚类型,根据措施轻重程度,分门别类赋予不同的扣分分值。同时,消除重复扣分。对于因同一违规事项分别对公司和人员采取监管措施的,不重复扣分,调整为择其重者扣分。将股东、实控人违规行为纳入对公司的评价,督促相关主体遵守期货公司监管法律法规。

二是优化加分标准。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指标,增加“产业客户日均持仓”指标,调整“机构客户日均持仓”指标,对评价期内期货公司服务产业客户、机构客户情况进行评价,突出对产业客户参与商品期货市场以及机构客户参与金融期货市场的支持。

同时,重塑市场竞争力加分体系。将市场竞争力指标调整为三大类 9 项指标,全面评价期货公司各项业务开展情况、整体盈利水平和资本实力。除净利润指标保持不变外,将原业务收入指标按具体业务类型拆分为经纪业务净收入和期货交易咨询业务净收入指标,并增加期货做市、衍生品交易业务等指标;将对资产管理业务的评价指标由期货资产管理产品日均衍生品权益调整为期货资产管理产品日均持仓保证金,将年末剩余净资本指标调整为月均净资本指标,作为市场竞争力评价的一部分。

三是删除部分评价指标。删除“成本管理能力”“净资产收益率”两项指标,鼓励期货公司加大投入,规模化经营;删除“期货公司加权调整后日均客户权益总额排名行业中位数以下的,不得评为 A 类”等限制性条件,以适应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的增加。

四是调整专项评价。将“保险+期货”由服务实体经济评价移至专项评价,作为服务国家战略专项评价的一部分;将党建与文化建设专项评价写入《规定》,并将交易者教育并入党建与文化建设专项评价。

五是调整特殊情形激励评价。对期货公司配合监管部门开展风险处置、期货公司最近3个评价期内持续合规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无任何扣分、期货公司与其他期货公司合并等情形予以加分激励。

推动期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此前证监会就《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方对《规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基本认可。证监会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合理意见,并相应修改完善《规定》,自2025年9月12日起施行。

有业内人士表示,分类评价制度的完善不仅是监管工具的升级,更是推动期货行业优胜劣汰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评价,公司能够清晰认识自身短板,监管部门也能更加精准配置资源,有利于形成良性的行业生态。”

有期货公司表示,《规定》的简化和优化切实减轻了企业在数据填报和日常合规方面的压力,使公司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业务创新。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修订不仅提升了监管科学性和精准度,也释放出引导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明确信号。未来,随着分类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期货公司将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升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责编:战术恒

上版:王璐璐

校对:刘星莹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