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钨价格年内飙升 短期市场或仍存供应缺口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赵黎昀2025-09-10 13:07

供给收缩、需求增加背景下,2025年以来金属钨价格快速上行。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年内主要钨产品年均值较年初低点普遍上涨超过50%,部分产品价格年度累计涨幅已达近100%。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市场依然面临供需缺口。 

钨价年内飙升

“截至9月9日,所有钨主要产品价格均创历史新高,如钨精矿达28.75万元/吨,APT达41.25万元/吨、钨粉达635元/千克、70钨铁达40.75万元/吨。”上海钢联分析师施佳介绍,2025年钨市场经历三个阶段变化。1月至3月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或小幅波动,部分产品因需求疲软和政策观望出现回落。不过在4月至5月间,受供应收紧和成本推动,钨价开始显著上涨,经历6、7月份高位震荡后,8月至9月间钨价开始加速上涨至历史新高。

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领域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战略性金属资源,具有高熔点、高比重、高硬度的物理特性,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行业、汽车行业、模具行业、能源及重工行业、航空航天行业、电子行业、电气行业、船舶行业、化学工业等重要领域。

厦门钨业在半年报中也提及,期内钨市场基本延续上涨态势。2025年1—6月国内65%黑钨精矿均价为15万元/吨,较2024年同期上涨12.11%;APT均价为22.29万元/吨,较2024年同期上涨12.23%。

供给收紧需求增加

钨价快速上行,反映出供应端持续紧张。

厦门钨业表示,2025年上半年,在供给方面,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2025年国家继续对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钨精矿(65%WO3)第一批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万吨,较2024年同期减少4000吨,同比下降6.45%。

需求方面,2025年全球局势复杂多变,钨作为战略资源属性价值提升,需求增长;根据安泰科数据,2025年1月至6月中国钨消费合计3.59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1%,其中原钨消费3.04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5%。

“硅片‘薄片化’(140μm以下)与‘大尺寸化’趋势推动切割线径细化,2025年光伏钨丝渗透率从20%跃升至60%,每GW硅片耗钨8吨,全球年需求超4500吨(同比增长198%),远期渗透率有望突破80%,增长仍在延续。厦门钨业、翔鹭钨业等企业虽已扩产,但产能仍跟不上需求增速。”施佳介绍,除光伏领域外,当前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核聚变实验对钨合金(如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的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超5500吨(较2024年增长25%),成为钨消费的新增长点。

此外,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对硬质合金及钨材性能要求也在提升。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市场规模预计达41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增速达9.4%。在半导体行业,对高纯度APT(5N级)的需求增长,厦门钨业等企业的半导体级APT产品毛利率超40%。新能源汽车刀具用钨量同比提升22%。

她提及,当前在供给侧,国内矿山开工率不足35%,周产量减少200吨,现货库存降至15天以下,叠加环保督察高压,中小矿企被迫关停,供给弹性极低。同时,中国钨矿平均品位从2004年的0.42%降至2024年的0.28%,开采一吨钨精矿需处理300吨至400吨原矿,产生的尾矿也较难处理,成本攀升至10万元/吨以上,进一步抑制供应。多重背景下,2025年中国首批钨矿开采指标仅5.8万吨(三氧化钨含量65%),同比减少6.45%,江西、湖南等主产区配额下调8%至10%,直接导致钨精矿供应收紧。

市场或仍易涨难跌

虽然金属钨价格已攀升至高点,市场对其未来需求和价格上行空间依然看好。

厦门钨业就分析,当前钨制品应用领域正在持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钨深加工领域,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产品置换、新增需求,机床数控化程度提高等,全球硬质合金、切削工具需求总量有望继续增长。先进制造业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模具等领域对高、精、尖复杂刀具的需求将推动刀具行业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我国刀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刀具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63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14%。

据上海钢联数据,当前APT冶炼厂库存降至200吨以下(正常水平600吨),硬质合金企业原料库存仅12天(安全线30天),社会库存同比下滑74%。

“低库存使得市场对钨的供应更加敏感,一旦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价格很容易出现大幅上涨。同时,矿山企业为了满足环保要求在合规、设备、人工及能源成本上需要持续投入大量成本,未来钨精矿成本仍有上行空间。”施佳认为,由于钨矿开采配额的严格限制、现有矿山的枯竭以及新建矿山投产周期长等因素,钨的供应难以大幅增加。而光伏、军工等领域的需求却呈现爆发式增长,且产业链库存极低,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钨价短期依然面临易涨难跌格局。预计钨价短期价格中枢维持在40万元/吨至60万元/吨。

不过她也提示,如果再生钨回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回收率能够提升至40%以上,将大大增加钨的供应来源,相对替代材料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外矿山产量逐步释放,有望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从而可能导致钨价回调。另外,如果光伏钨丝的渗透率增长放缓,对钨的需求增速也会相应减缓,对钨价的支撑作用也会减弱。

责任编辑: 叶玲珍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