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三生国健(688336)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此前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61%;实现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46.96%。
三生国健是中国首批专注于创新型抗体药物研究的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单抗、双抗、多抗及多功能重组蛋白等新技术研究。目前,公司拥有13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创新药物,其中大部分在研药物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部分在研药物为中美双报。
今年5月,三生国健、三生制药和沈阳三生与辉瑞达成SSGJ-707(PD-1/VEGF双抗)全球授权(除中国内地),创下中国创新药首付款历史纪录,总交易额超60亿美元。根据三生国健与三生制药和沈阳三生签订的《许可协议之补充协议》,三生国健和沈阳三生将按照30%和70%的分配比例享受上述授权交易的所有利益分配。
针对这一交易,有投资者在业绩说明会上询问公司收到辉瑞首期付款后有何规划,三生国健董事长娄竞回答称,从生物药企的角度来看,保障资金的合理应用是一项涉及平衡风险与收益、短期需求与长期战略的关键任务。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监管风险高、技术迭代快等特点,因此现金管理策略需格外审慎和专业化。公司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审慎管理资金应用,保障合理、有效的利用。
针对公司当前研发布局的情况,三生国健总经理刘彦丽表示,创新药研发是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清晰的战略、差异化的定位、高效的执行和开放合作的心态至关重要。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是继抗肿瘤领域之后的下一个黄金赛道,公司聚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战略非常坚定。差异化、精准化、平台化将构筑公司持续的竞争优势。“差异化”和“患者需求”是核心,公司始终围绕临床未满足的需求布局管线。通过“前沿生物学洞察+差异化技术平台+精准临床开发”三位一体的策略打造公司的创新引擎和高效的临床推进。
对于公司当前临床推进较快的原因,三生国健研发副总裁顾津明解释称,公司临床项目推进速度较快是建立在“全”和“专”的基础之上的,“全”是大部分关键环节都在内部完成,内部团队沟通效率较高,这是速度快的结构性优势。“专”体现在公司战略聚焦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同时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执行力极强的资深专业临床团队。此外,公司也受益于中国临床监管环境优化的政策东风,近年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制度、加入ICH、鼓励创新药研发等,整体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还有投资者关注三生国健在研项目608的进展,顾津明透露,公司的608(IL-17)安沐奇塔单抗是一款差异化明显的优秀产品。如给药频率低、疗效优异等优势,12周和52周的PASI100应答率比同靶点产品相比,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优势。目前的数据显示608的复发率低、免疫原性低,ADA的发生率低,无中和抗体产生。
对于公司下一款可能递交NDA的产品,三生国健董事会秘书张琦预计,公司611(IL-4Rα)项目成人AD适应症临床III期研究中期数据已经读出,数据积极,预计2026年就能够递交NDA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