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AI基金业绩狂飙。
今年下半年,超400只主动基金净值涨幅超30%,其高度重合的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等,反映出公募抱团行为再度强化。
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发现,与历史上的A股多次抱团相比,本轮基金抱团更显极致,业绩兑现快让基金经理调仓更坚决,在ETF与主动基金共同推动下,基金抱团股弹性更大,暂时为基金经理贡献颇多超额收益。
然而,交易拥挤、估值高企、技术迭代及海外政策等潜在风险也在积聚,市场需警惕极端共识回撤可能引发的流动性冲击。
基金抱团加速,科技赛道共识空前
公募基金“抱团”是指众多基金对某些行业、个股发展前景高度认同,进行集中配置和重仓持有的行为。
A股历史上,曾出现多轮基金抱团行情。如2006—2007年,基金抱团金融、地产、煤炭和有色金属等,造就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牛市;2013—2015年,基金抱团互联网等板块,各行各业公司在互联网概念催化下,股价上演疯狂一幕;2018—2021年,基金抱团消费、医药、新能源,业绩翻倍、规模达百亿的行业主题基金产品不断涌现。
事实上,在美股市场,也有基金极致抱团的阶段。当下,美股基金长期拥抱科技股,美国科技龙头在标普 500 指数中的权重比例不断上升。
在上一轮基金抱团中,消费、医药、新能源等结构性行情不断演绎,成为基金抱团主线,相关龙头长期占据主动基金重仓股前列。但随着行业景气度变迁,上一轮的基金抱团股逐渐瓦解,持续遭到主动基金减持。与此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公司正被基金扎堆增持,成为基金经理新的“心头好”。
每轮基金抱团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龙头公司总能跻身基金核心持仓。
基金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主动基金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出现明显切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新易盛、中芯国际H股、中际旭创、招商银行、泡泡玛特、兆易创新、胜宏科技等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主动基金加仓,这些公司多属于新消费、人工智能等成长领域,其中尤以科技股居多。
主动基金中,持有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H股、招商银行、泡泡玛特和胜宏科技的产品数量相比去年底均增加了超200只,基金抱团势头显著强化。
更重要的是,这批新抱团股贡献了惊人的超额收益,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统计显示,主动基金半年报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7月份以来平均回报达到42%,这些股票全年的平均回报更是高达103.8%,远远超过全市场各大主流指数同期表现。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以2023年末为时间节点,主动基金彼时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今年的平均回报只有35.82%;以2024年末为时间节点,主动基金彼时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今年的平均回报为51.71%,都远不及主动基金最新全部持仓的回报。
新一轮抱团显现新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相比,当下的基金抱团股出现新变化。
随着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深化,公募基金不断南下,争夺港股优质龙头资产定价权。在2020年,主动基金全部持仓前20大股票名单中仅有腾讯控股和美团2家港股公司,而现在,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中芯国际H股和泡泡玛特占据了其中5个席位,腾讯控股更是成为主动基金持有市值最高的公司。
人工智能板块成为时代背景下的基金抱团新宠。算力产业链中的光模块、PCB等硬件方向成为配置焦点。新易盛、中际旭创、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等最新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司,成为主动基金配置人工智能板块的首选标的。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超1000只主动基金持有光模块龙头新易盛和PCB龙头沪电股份,数百只主动基金持有中际旭创和胜宏科技等。
除了行业板块层面呈现的新特征,此次基金抱团节奏更快、业绩更扎实和风格更极致。
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调仓换股更迅速和果断。许多基金经理在短短2年时间内快速且坚决地切换持仓,拥抱AI产业链最上游的算力。如2022年底,仅有162只主动基金持有新易盛,而最新数据则显示1062只基金持有新易盛。
业绩更扎实也是此次基金抱团股的重要特征。与历年基金抱团中出现的主题投资不同,此轮基金抱团股业绩释放较快,市场预期较为一致。这也使得本轮抱团股在初期看起来“更有底气”。
不少追求极致弹性的基金经理几乎全仓转向景气行业龙头公司,持股集中度非常高,这种高锐度的操作旨在极致追求超额收益。而一些持仓均衡的主动基金也陆续在组合中加入相关公司的配置。主动基金经理之所以追求极致的持仓,也与行业的竞争格局不无关系。在主题概念与基本面之间,更多的基金经理倾向于绩优基本面,而目前能跑出良好业绩且确定性较强的公司寥寥无几。
另外,在资金流向方面,ETF等被动资金涌入核心指数成份股,也在资金层面强化了抱团效应,呈现出更为显著特征。国内ETF规模近年来不断增长,一些基金抱团股被纳入核心宽基指数或者指数公司将其纳入新主题指数后,被动资金买盘推动股价飙升,这种与传统行业依靠稳定经营和品牌优势吸引资金抱团截然不同。
警惕共识背后的风险
基金经理追求超额收益,基金公司追求规模效益和管理费,基金投资者追求短期回报,这必然会让主动基金更加极致抱团,激进押注。但当 “抱团” 走向极致,便会从 “收益共享” 转向 “风险共担”。
即便此轮基金抱团公司拥有更扎实的业绩支撑,但是在股价过度透支预期下,也会引发剧烈波动。一些公司在技术上拥有先发优势,一旦出现政策调整或技术路线突变,行业格局势必会发生变化,冲击投资逻辑,导致抱团基础瓦解。那些因技术领先获得超过行业平均的估值溢价势必会被打破,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高估值缺乏业绩支撑便很难持续。历史上也已多次验证此类风险,如2021年新能源板块泡沫破裂便是前车之鉴,彼时行业增速不及预期,股价迅速回调,主题基金净值腰斩,泡沫破裂。
此外,基金抱团离不开资金的持续净流入。当市场情绪转向或增量资金停止净流入时,很可能会引发流动性踩踏。
A 股市场存在显著的 “风格轮动” 特征,当抱团赛道估值过高、性价比下降时,资金会转向估值更低、业绩更稳定的板块,引发风格切换,导致抱团资金分流。
尤其需注意的是,ETF等被动产品规模巨大,申赎波动将被放大到股价中,进一步加剧整体波动。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