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及可转债市场出现大幅震荡,多只“固收+”基金净值遭遇较大波动。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调整主要受到估值压缩及微盘股下跌影响,待市场调整到位,“固收+”基金可挖掘的机会将逐渐增多。
A股、可转债市场大幅波动
近期,A股市场急速调整,可转债市场遭遇下跌。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可转债ETF遭遇8连跌,最低跌至12.908元,相比于8月25日的阶段性高点回调幅度接近7%。9月5日又反弹2.17%,报收于13.348元。受股票及可转债市场调整影响,多只“固收+”基金净值出现波动。
在华富可转债基金经理戴弘毅看来,股市波动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一是某些热门股价格“狂飙”,引发市场对热点轮动的担忧;二是近期两融数据攀升,反映市场杠杆水平上升,风险偏好有所收敛;三是股市赚钱效应有所缩减、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
他同时指出,此次波动属于正常调整,是市场回归理性、消化短期压力的必要过程。待短期止盈情绪充分释放后,市场结构性机会或逐步显现。
博时可转债ETF基金经理高晖也指出,本轮可转债市场调整之快、估值压缩力度之大,超出绝大多数投资者预期。他认为此次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今年4月以来转债市场未出现明显的调整,依赖于估值抬升,部分转债走势甚至强于正股,市场本身累积了较大的获利盘,有止盈畏高的情绪。二是市场围绕小微盘风格进行行业和主题轮动,小微盘显著跑赢大市值,而在8月最后一周超额收益迎来反转,沪深300指数走势明显强于微盘股指数,市场风格向大市值切换。三是转债估值整体偏高。此轮调整之前,转债市场中位数价格接近136元,已计入较为乐观的定价,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容易引发估值压缩。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中位数价格重新回落到128元左右,且百元溢价率从高点的30%以上回落至26%,杀估值或告一段落。
招商基金认为,近期转债估值出现一定压缩,或源于固收类机构的止盈行为。往后看,在供给端,银行等大量底仓转债近期强赎或即将到期,而新发转债数量与规模均处低位;需求端,在纯债收益率处于绝对低位的背景下,固收机构投资者寻找能够增强收益资产的诉求依然强烈。
动态平衡股债比例
面对市场震荡,“固收+”基金积极通过动态平衡股债比例来控制风险并争取收益。
高晖指出,当权益市场剧烈震荡时,“固收+”基金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债久期来对冲下行风险,并且可以增配高等级高票息信用债。
“中长期来看,政策呵护、居民理财“搬家”、美元降息大周期三重逻辑基础坚实,权益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明确。短期受权益预期波动影响,转债配置的负债端存在一定的压力,转债平价和溢价率均有所回调,估值较之前更具性价比。在短期权益市场震荡格局下,转债的双低策略是较好的选择。”高晖称。
高晖表示,在流动性友好的环境下,看好明年先进制程扩产带来的半导体行情,以及固态电池、创新药、机器人以及新消费等主题的行情。
戴弘毅表示,近期,权益市场出现调整,但投资者热情不会快速降温。“当前,资本市场处于‘AI国产化+军事实力提高+海外宽松+存款搬家’的多重叙事背景下,流动性多头情绪和市场热情不会被迅速浇灭,止盈诉求释放后,转债市场的可挖掘机会或将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