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测股份上市这五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56.5%,专利增长超4倍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郭博昊2025-09-04 10:06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证券时报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今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之际,恰逢高测股份成功登陆科创板五周年。这五年,高测股份以科创板上市为契机,在资本市场赋能下深耕科技创新、突破产业瓶颈,其成长轨迹正是上市公司践行“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产业升级要求的生动缩影。

2020年8月7日,高测股份成功登陆A股科创板,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崭新篇章。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高测股份坚守“自主创新技术立企”的初心,以技术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实现跨越式发展。

锚定“十四五”产业方向 构建多元增长曲线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高测股份紧扣这一核心要求,以“横向做广、纵向做深”为破卷之道,实现跨材料、跨行业的能力复用,完成从“细分龙头”到“多赛道创新者”的战略跃迁。

上市之初,高测股份已是光伏硅片切割领域的细分龙头;五年来,公司锚定“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逐步向泛半导体与前沿赛道延伸——先是切入半导体、碳化硅、蓝宝石等泛半导体赛道,成为技术新秀;后又响应《“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的部署,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研发。

每一次技术迁移、每一轮场景拓展均“谋定而远行”,以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持续构建多元增长曲线,为后续技术突破与产能落地筑牢方向根基。

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部署,高测股份立足专业化精细分工,聚焦精密切割、精密磨削、电镀化学等关键领域构建平台化技术体系,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定义”,持续破解行业技术痛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效专利达1108件(另有软件著作权71件),较2020年上市之初增长超4倍,技术探索成果显著。

资本市场赋能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科创板作为“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的资本市场平台,为高测股份的技术创新与产能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上市以来,公司将科创板募集资金精准投向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以“研发驱动+高效落地”为引擎,在行业周期中淬炼韧性,快速将“十四五”时期的技术探索转化为实际产能与市场竞争力。

2021年1月,研发技术中心扩建,配置高精密测试设备;2021年12月,金刚线产业化项目投产,具备320万公里金刚线产能;2021年12月,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投产,具备5GW切片产能;2022年10月,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投入使用;2022年12月,乐山12GW机加及配套项目投产,具备12GW硅棒加工产能;2022年12月,乐山6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项目投产,具备6GW切片产能;2022年12月,建湖(一期)10GW单晶硅片项目投产,具备10GW切片产能;2023年10月,建湖(二期)12GW光伏大硅片项目投产,具备12GW切片产能;2024年6月,宜宾(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项目投产,落地总产能63GW;2024年12月,壶关(一期)40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投产,金刚线年产能1.5亿km。

业绩与责任并行 践行上市公司使命

在战略、技术、产能的协同驱动下,高测股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履行“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的责任与使命,做到“业绩增长”与“价值共享”并行。

2020—2025年,高测股份以上市为起点开启腾飞之路,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6.5%。强劲的盈利能力为稳健分红提供坚实支撑,高测股份践行“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责任要求,每年进行现金分红,2020—2025年共实现现金分红9.25亿元,与投资者深度共享价值。

五载耕耘,高测股份以“自主创新技术立企”的初心,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新征程开启的交汇点,高测股份将继续秉承“诚实、平等、进取、价值”的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精密切割、精密磨削、电镀化学等平台化技术根基,加速泛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向“国际化企业”目标迈进,以多元曲线的快速成长,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上市公司力量。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许欣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