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其中,“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的表述,作为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意见》也提出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近几年来,各地在城市更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房的方式也已经出现不少成功的例子。对于老旧小区的更新,自筹资金旧改也是市场讨论的焦点。
深圳在城市更新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探索,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红岗花园的自筹资金旧改案例。自去年流传出相关通告之后,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旧改的进展如何?
小区居民关注旧改进度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再次前往位于深圳罗湖区清水河街道的红岗花园,发现小区内张贴了许多关于旧改的标语,同时还有许多栋楼的墙体张贴了“喜报”,内容关于自筹资金旧改意愿征集的同意率,多数楼栋的意愿征集同意率都超过90%。不过,这些标语和“喜报”已经略显“陈旧”。
(多栋楼的墙体张贴了“喜报” 吴家明/摄)
“这些标语和‘喜报‘都已经贴了很久时间,这半年多时间没听到有任何进展。”小区一位居民对记者表示,“自去年开始提出自筹资金原拆原建后,相关部门和小区业主就自发开始进行筹备,特别是意愿征集,但我接触到的信息是一些公司房签约未完成,资金来源、户型设计等难题有待解决,而且相关改造政策仍未明确。”
记者采访了多位小区居民,他们表示一直关注着小区的旧改进度。“之前,小区成立了自拆自建改造委员会,但后来也没听到下文。”
一般来说,老旧小区通常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建成使用20年以上,或环境质量差、配套设施不足、建筑功能不完善、结构安全存在隐患、能耗水耗过高、建筑设备老旧破损的居民聚集居住地。
(红岗花园小区 吴家明/摄)
去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其中一大亮点是自愿、自主,住宅小区可成立业主自主更新委员会或授权业主委员会,在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基础上自愿提交更新申请,这也是全国首个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指导意见。
仍存在多项难点
有分析人士表示,上述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也启发了国内其他城市探索这种自筹资金的城市更新模式。“居民主体、政府统筹”的形式既能避免开发商因为资金而引发的问题,也能大大降低政府的兜底风险,同时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更新诉求。记者在走访时,多位小区居民都表示希望相关自主更新政策的细则能尽快落实。
不管是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还是老旧小区自主更新,仍存在多项难点。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难点包括统一业主意见、资金筹措、居民权益保障等,未来配套政策存在进一步完善预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企业代建、物业服务等业务机会将增加。
不过,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城市已有部分成功案例及正在顺利推进或谋划中的项目。例如。广州花都区集群街2号,就是广东首例原拆原建项目;今年7月份,广州荔湾区鹤园小区推进3栋危旧房原拆原建,其中一栋已于7月上旬封顶,预计明年可以入住,另外两栋正在开展搬迁安置工作,计划今年内施工。
对于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转向非大拆大建的更新,特别是改造的方向灵活多样,如发展租赁、文旅、创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不管是靠开发商还是政府,都无法实现这种灵活性多样性。因此,必须要将业主的积极性、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改造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效率也更高。
“不管是自主更新还是原拆原建,都需要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比如土地用途转变、规划调整、规划师支持,辅助做好资金监管;比如基层政府要做好业主改造意愿的调动,增补公共设施和空间满足业主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好过渡期的群众临时住所安排,扶助困难群体等,从而消除改造的障碍。”李宇嘉表示。
校对:李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