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统计局一组数据引发餐饮行业高度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737.75亿元,同比下降3.7%;营业成本360.19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2.47亿元,同比下降67%。
“这不是短期波动,而是行业进入薄利时代的明确信号。”对此,西贝餐饮副总裁宋宣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在薄利时代,西贝将深耕家庭场景,持续补强出品、环境与服务三大要素,这将是西贝未来增长点的核心逻辑。
“过去几十年,餐饮行业不乏‘风口’,有人靠一道爆款菜崛起,有人靠扩张门店赚快钱。但现在,这样的时代结束了。”宋宣坦言,薄利时代最主要的市场现象是,企业利润变薄,消费者要求变高。比如消费者对产品、环境、服务的期待持续提升,餐饮企业必须在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间找到精准平衡。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营业成本降幅(1.2%)低于营收降幅(3.7%)。“这意味着粗放式增长行不通了,必须转向精细化运营。”宋宣认为,餐饮企业需要沉下心来做“小事”:比如优化供应链降低1%的食材损耗,通过员工培训提升5%的服务效率,这些微小积累最终会成为穿越周期的底气。
近年来,西贝的选择是聚焦家庭消费场景。尽管近年来生育率有所下降,西贝在儿童餐领域的投入反而持续加码。
“很多人觉得这是逆势而为,其实恰恰相反。”宋宣说,家庭消费的核心是“确定性需求”——父母愿意为孩子的健康饮食支付溢价,且复购率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西贝专业儿童餐累计卖出超4000万份,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
“薄利时代,西贝会继续深耕细作,聚焦家庭餐厅赛道。”宋宣说,西贝用近10年时间在儿童餐赛道建立的专业度,正是抵御市场波动的“护城河”。据介绍,2025年整个暑期,西贝家庭带娃就餐客流突破230万,同比2024年上涨25%,累计售出超过400万份专业儿童餐。
据介绍,2025年,面对行业利润下滑,西贝进一步强化“家庭餐厅”定位:升级儿童餐标准、拓展小宴会场景、优化员工服务流程。“我们不追求颠覆式创新,而是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宋宣举例,比如为儿童生日宴准备的专属布置,从气球颜色到背景音乐,都经过反复测试,确保既符合孩子的喜好,又不让家长觉得繁琐。
这种能力来自于组织韧性的打造。宋宣表示,近期通过“城市合伙人计划”,西贝将放给一线,让门店能快速响应本地顾客需求;通过食育课堂等创新,持续与家庭客群建立情感连接。“过去餐饮人想的是‘抓住机会’,现在更要学会‘穿越周期’。”
此外,西贝在全国近400家门店增设“小宴会厅”,用于食育课堂和生日宴会。“食育课堂在公司内部是战略性项目,目前西贝通过线上线下食育课堂能链接4万多组家庭;而小宴会厅能提供了诸多情感价值,是人们一种社会属性的需求,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这也是我们加码布局的背景。”宋宣说。
值得提一提的是,2025年,西贝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收益向一线倾斜,鼓励优秀员工成为城市合伙人。
“这一制度并非开放加盟,而是对内部员工的深度激励——让城市负责人、门店店长获得更充沛的股权分红激励,直接提升收入。”宋宣解释,一线员工直接服务顾客,他们的状态决定了顾客的体验。通过股权激励,员工从“打工者”变成“创业者”,主动创新的活力被充分释放。
“善待员工不是成本,而是投资。”宋宣说,当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自然会把这份温暖传递给顾客,形成“爱员工—爱顾客—企业发展”的正向循环。
此外,“西贝从不设定营业额目标,只聚焦顾客满意目标。关键是你是不是做得好,无非三件事:出品、环境、服务。只要这三件事做得好,营业额自然不会差。”宋宣表示,西贝也希望企业能变成属于员工的美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