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芭田股份(002170)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磷矿石及其加工的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且肥料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较多,实现营业收入25.43亿元,同比增长63.93%;利润总额达到6.00亿元,同比增长237.1%;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203.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4亿元,同比增长224.05%。
公司已于2025年7月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2.7亿元。为简化中期分红程序,公司管理层还获得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授权,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将进行中期利润分配。而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大幅提升,现金流充足,公司果断宣布实施10派1.6元(含税)的中期分红方案,分红总额1.55亿元,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将上半年实现的优秀业绩快速回报给广大股东。
行业高景气,持续扩产磷矿
芭田股份以贵州优质磷矿资源为原点,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干法选矿扩能改造,并发挥冷冻法硝酸磷肥工艺的技术价值,打造磷精矿、硝酸磷肥、功能钙肥、功能钙镁肥、土壤修复功能肥等健康农业用肥+磷化工的产业链优势。
公司旗下小高寨磷矿于2024年10月实现200万吨产能达产,2025年2月10日获得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标志着该矿从建设期进入生产期,生产磷矿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产能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
根据公司披露,第一季度由于春节及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磷矿实际产量约为45万吨,第二季度磷矿生产、销售均为约90万吨,产能已显著释放,合计超过2024年全年的磷矿石产量(113万吨)。上半年,公司磷矿采选业务营业收入为9.98亿元,同比增长455.79%。
公司还在2025年3月宣布小高寨磷矿启动扩建升级项目,磷矿的采、选产能将分别提升至290万吨/年、120万吨/年,并升级5G网络技术,打造智慧矿山。据公司披露,目前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方案已完成并上报,待批复后可以实施建设。
磷矿石处于磷产业链的上游,磷肥是磷矿石的主要下游需求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品位矿资源不断消耗,磷矿整体品位下降明显,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成本持续上升。我国磷矿储量中以中低品位的磷矿居多,全国磷矿石的平均品位仅为17%左右,25%及以上中高品位磷矿石的储量占比仅在20%左右。
芭田股份的贵州小高寨磷矿矿石资源量约6392万吨,磷矿石中五氧化二磷的平均含量为26.74%,属于中高品位磷矿。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自2023年年末以来,国内30%品位磷矿石价格始终维持在1000元/吨以上的高位水平,同时呈现出缓慢小幅增长的态势。截至2025年7月,国内磷矿石有效产能为1.19亿吨/年,相较于2024年水平无增长。券商普遍认为,后续磷矿石新增产能的投放进度将有所延后,中短期内高品位磷矿石的高景气程度仍有望延续。
巩固全产业链优势,提高股东回报
公司形成上游磷矿生产下游高精磷化工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产业布局,拓展了磷化工一体化战略,极大提高了从磷矿、磷精矿、高纯磷酸(盐)的磷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产业链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专利拥有总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684.19万元,同比增长9.19%。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共申请专利1482件,其中发明专利815件,实用新型专利476件,在磷矿浮选技术、5G智能采矿、生物增效、水溶纳米有机碳肥、纳米智能增效肥、螯合集成骤冷工艺技术、新能源等技术及产品方面新增发明专利申请超过90件,并开展新能源PCT布局占领技术制高点,标志着芭田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多项业绩和财务指标创下上市以来最优水平。复合肥系列产品一直为公司核心业务,上半年该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1.31%,达到14.97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司加权ROE达到13.28%,比去年同期提高7.28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达34.86%,比去年同期提高10.94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的资产负债率为42.50%,比2024年末降低4.61个百分点,也达到近4年来新低。
芭田股份业绩扩张的同时,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分红率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状态。公司在2025年3月公布《关于未来三年(2024—2026年)现金分红规划》,在公司当年盈利且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的情况下,公司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现金分红,2024年度至2026年度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原则上不少于此三年度累计实现可供分配利润总额的60%。
2025年,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也意味着全年度有望实现两次现金分红,在2024年度实现股利支付率65.98%、股息率3.21%的基础上,投资者回报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司还在8月29日晚间披露《市值管理制度》,将运用多种方式继续提高公司质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