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海纳:国资入主助力长期发展,开鸿系统技术底座驱动水务变革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文穗2025-08-29 09:15

8月28日晚间,加入茂名市发展集团体系的深水海纳(300961.SZ)公布其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亏损1567.62万元。但在国资加持下,公司也呈现出积极的拐点信号。

国资入主强基赋能

2025年,深水海纳迎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加入茂名市发展集团体系。茂名发展集团作为地方实力国资平台,其入股不仅为深水海纳注入雄厚的资本背书,更打开了区域资源协同与政策对接的战略通道。在资源整合方面,茂名市国资委在当地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政府关系资源,可以助力深水海纳在项目获取上占据优势,在项目审批、土地获取、政策扶持等环节更加顺畅。在项目融资方面,国资背景有望使深水海纳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更优惠的贷款条件,降低融资成本,为公司新的污水处理、供水等项目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这一融合也顺应了国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推动平台公司转型的大背景。

国资的深度介入,也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深水海纳作为环保服务商的应收款项安全边际与项目回款保障。半年报显示,公司已针对性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办法》,对不同财力状况的地方政府采取分级管理策略,并配套计提坏账准备等风控手段,提升自身在应收账款回款方面的务实应对能力。

鸿蒙智慧生态技术驱动水务变革,前瞻布局海洋经济

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环保水务行业。

今年以来,公司依托开鸿系统(KaihongOS)技术底座,在既有Hy-Smart智慧水务平台上升级构建“云-边-端”一体化数字生态,构建“鸿蒙+AI”智慧基座。该平台技术自主可控,可开发环保领域专用操作系统与智能终端,逐步实现全链技术自主化;另一方面,该平台可以实现场景深度融合,覆盖水厂、污水厂、管网、流域水环境等全环节,推动“无人值守、智慧决策”落地。此外,公司的智慧环境能源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已投入运营,配备GC-MS、ICP-MS等高端研发设备,聚焦关键工艺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攻关。

报告期内,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厦门大学、澳门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和应用研究,承担“再生水中难降解微量有机物去除技术与装备”等省市级重大专项。

在备受关注的海洋经济领域,公司战略性扩展业务边界,前瞻性布局海洋智能养殖装备及泛水相关领域,探索与主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盈利结构,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增长极。

随着应收账款压力逐步缓解,以及轻资产运营模式(如EPC+O项目)的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有望持续改善,为长期稳健发展筑牢根基。在国资加持筑牢发展底盘,鸿蒙生态打开智慧空间,海洋布局开辟增长蓝海的三重动能叠加下,深水海纳有望逐步从传统水务服务商蜕变为生态环境智慧治理的集成者。(文穗)

责任编辑: 刘少叙
校对: 王蔚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