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国石油在香港举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报告期内,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经营利润1170.3亿元,归母净利润840.1亿元。自由现金流1122.8亿元,同比增长11.5%,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际油价同比下降15.1%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动态优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营销、提质增效等工作,油气两大产业链和各项业务平稳运行,主要生产指标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石油执行董事、总裁黄永章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方面是上游勘探开发板块持续发力,产量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高端新材料业务加速布局,因此油价波动对公司效益影响非常小。
非常规资源开发提速
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经营利润1170.3亿元,归母净利润840.1亿元。自由现金流1122.8亿元,同比增长11.5%,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中国石油坚持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先后落实“6油5气”11个规模储量区,并积极推进非常规资源规模高效开发,油气产量当量与天然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据中国石油副总裁何江川介绍,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油气当量产量约9.2亿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长0.3%,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3.8%,油气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在超深井、页岩油气等领域勘探开发屡获突破,表现亮眼。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于地下10910米处胜利完钻,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发现油气显示;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日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创历史新高;西南油气田公司天府气田致密气日产气量突破1400万立方米。
煤岩气是近年来中国石油重点开发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2025年,中国石油坚持评价开发一体化,持续加大煤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企业在鄂尔多斯盆地不断取得突破,其中,在我国首个深层煤岩气田——中石油鄂东大吉气田,煤岩气累产突破30亿方。
新材料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上半年,中国石油主动顺应能源转型大势,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培育CCUS产业链,“油气热电氢”总体布局基本形成。
上半年,通过加快推进塔里木上库光伏、青海格尔木风电、吉林昂格风电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国石油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1024万千瓦;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对外供电量19.2亿千瓦时,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7倍和2.0倍;CCUS注入二氧化碳超130万吨,产油超30万吨。
在新材料领域,中国石油加快实现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转型,同时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展炼化领域新兴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自主开发了溶液法聚乙烯、溶聚丁苯橡胶、高碳α烯烃、聚烯烃弹性体(POE)等高端新材料生产技术,上半年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近55%,加快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