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营业收入40.86亿元 京能国际轻资产运营重构能源投资新逻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伟2025-08-27 20:41

京能国际(00686.HK)日前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上半年总资产1,056.27亿元,较年初增长3.1%;总并网装机量1,369.2万千瓦,较年初增长8.3%;营业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加24.9%。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新政,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去内卷化”。国家能源局提出不搞恶性竞争、不搞资源圈占、不搞低效扩张的“三不原则”;多部委也联合规范新能源补贴,明确支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系列政策组合拳勾勒出我国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京能国际敏锐把握政策导向,发力轻资产运营,破圈突围,启航高质量发展。通过聚焦战略创新、效能革命和活力引擎三大维度,突破发展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零碳园区建设通知》明确要求以“源网荷储协同”与“智慧能源管理”为核心路径,推动清洁能源从重资产开发向轻量级运营转型。

对于京能国际而言,传统的“投建营”项目开发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深度挖掘电站的金融属性,提高资产流通和周转,实现由重资产持有者向专业资产管理者的战略转型,最终形成“轻重结合”的优化业务模式。

公司要成为新能源资产的专业管理者、价值发现者和行业整合者。依托强大的优质资产开发能力,通过持续的证券化和价值创造,不断提升公司的财务业绩、股东回报和投资价值。

面对能源行业深刻变革,京能国际聚焦战略升级,系统部署三大关键任务:一是创新运营模式,盘活存量优选增量。二是抢抓“绿电进京”机遇,打造标杆示范工程。三是优化业态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面对能源行业深刻变革,京能国际立足长远发展,以提升运营质量为核心,从生产、营销、财务、管理四大维度实施效能革命,为轻资产运营注入效益动能。

安全生产激活价值,狠抓对标赋能未来。强化安全管理和跨部门协作,完善技术监督机制。以场站为单位深化对标管理,紧盯发电量、成本等关键指标,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发优质电、发效益电”目标。

智慧售电释放潜能,敏捷服务制胜市场。打造专业营销团队,提升功率预测精度,优化交易策略。针对光伏占比高的特点,重点推进风光打捆交易,争取可调峰电源合作;发挥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规避现货市场风险;把握绿电绿证交易机遇,前瞻布局CCER市场,实现环境权益价值最大化。

优化资产夯实资本,金融创新重塑生态。坚持“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导向,加速推进REITs出表,在发行全国首单光伏公募Reits的基础上融入水电元素进行二次扩募,发行了首单“光伏+水电”资产组合模式扩募的产品,构建“开发—运营—证券化”良性循环;优化境内外资金管理,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创新汇率风控;拓宽融资渠道,有效降低综合财务成本,持续提升股东回报。

精益管理赋能价值创造,机制焕发组织效能。在费用压降基础上,严控前期开发成本,探索分批付款、对赌协议等创新模式;积争取补贴,拓展多元收入。强化财务培训和流程监督,以问题整改倒逼管理升级,打造精益运营体系。

效能革命正驱动京能国际加速实现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

此外,京能国际以“融文化”为精神内核,以市场化机制为澎湃引擎,激发组织创新活力。一方面文化凝聚创新共识,另一方面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同时还积淀铸就创新底气。

公司方面表示,2025年下半年,将坚持长期主义,聚焦价值创造与合作共赢,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 康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