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士兰微(600460)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63.3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为2.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加113.12%;基本每股收益0.16元。
士兰微是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20多年来,公司坚持走“设计制造一体化”(IDM)发展道路,打通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全产业链,实现了“从5英寸到12英寸”的跨越。目前,公司在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构筑了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IDM公司。
报告期内,士兰微深入实施“一体化”战略。一方面,公司通过持续推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持续加大对大型白电、汽车、新能源、工业、通信和算力等高门槛市场的拓展力度,公司总体营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另一方面,公司通过积极扩大产出、采取各项降本增效举措,使得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分产品来看,报告期内,士兰微集成电路实现营收25.58亿元,同比增长25.65%;分立器件产品实现营收30.08亿元,同比增长25.36%;发光二极管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减少17.03%;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1.4%。
今年上半年,士兰微集成电路营业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IPM模块、MEMS产品、32位MCU 、ASIC电路、快充电路等产品的出货量明显加快。公司在汽车、大型白电、服务器、高端消费电子等领域,持续推出一批电源管理芯片,应用于服务器的DrMOS电路、Efuse电路、汽车上带功能安全的电源管理电路、汽车低压预驱电路、创新的高性能快充电路都已在客户端测试或已导入量产。
功率半导体是士兰微的优势产业,公司2024年以3.3%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六、居国内同行首位。
报告期内,士兰微的功率半导体和分立器件产品营业收入同期增长约25%。其中,公司应用于汽车、光伏的IGBT和SiC(模块、器件)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2025年上半年,士兰微8英寸线、12英寸线IGBT芯片产能已满载,公司已安排技改资金进一步提升12英寸线IGBT芯片产能。
据悉,士兰微自主研发的V代IGBT和FRD芯片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在国内外多家客户实现批量供货;公司用于汽车的IGBT器件(单管)也已实现大批量出货,公司用于光伏的IGBT器件(成品)、逆变控制模块、SiCMOS器件也实现批量出货。同时,士兰微应用于汽车主驱的IGBT和FRD芯片,已在国内外多家模块封装厂批量销售,并在进一步拓展客户和持续放量过程中。
今年上半年,士兰微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Ⅱ代SiC-MOSFET芯片生产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出货量累计达2万颗,客户端反映良好,客户数量已持续增加。公司第Ⅳ代SiC芯片与模块已送客户评测,基于第Ⅳ代SiC芯片的功率模块2025年下半年将会上量。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10000片6英寸SiC-MOSFET芯片的生产能力。公司已经开发了多种规格的SiC芯片,可以满足汽车、新能源、工业、家电等多样性的需求,预计下半年6英寸SiC芯片出货量将较快上升。
半年报还显示,士兰微的超级结MOSFET、高性能中低压分离栅MOSFET技术性能,持续在提升,产品性能达到业内领先的水平。已开始加快进入电动汽车、新能源、算力和通信等市场,尤其中低压MOSFET,在汽车领域成长较快。预期今后公司分立器件产品的营收将继续较快增长。
发光二极管方面,因美卡乐公司海外订单减少,其营收下降30%,导致士兰微的发光二极管产品上半年营收整体下滑17%。公司于去年实施LED芯片生产线资源的整合,今年上半年整合效应已开始体现,随着生产能力提升以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士兰明镓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2%,LED芯片产销率达到101%。
士兰微表示,公司将坚定不移走“设计制造一体化”(IDM)发展道路,持续加大对模拟电路、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推进系统创新和技术整合,积极拓展汽车、新能源、工业、通信、大型白电、电力电子等中高端市场,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品品牌力,努力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