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观察丨理性投资ETF方能收获满满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8-22 A002版作者:吴琦2025-08-22 06:51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近期,股市交投活跃,部分主题ETF凭借极致风格和高弹性斩获较高收益,吸引大量资金跟风涌入。

Wind数据显示,年内涨超20%的ETF数量占比高达三分之一,其中以持仓较为集中的主题ETF居多。如7只跟踪港股医药板块的ETF年内回报实现翻倍,香港证券、稀土、通信等主题ETF年内回报均超过50%。

在基金公司、销售渠道等推动下,面对高收益诱惑,不少投资者涌入相关主题ETF,主题ETF规模快速扩张。即便在ETF市场内部,资金为追逐高收益从表现相对稳健的宽基ETF转移至高波动的主题ETF的迹象也非常明显。

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资金净流出居前的10只股票型ETF均为宽基ETF,其中2只流失资金超百亿元,而获资金净流入最多的3只ETF分别为港股通互联网ETF、香港证券ETF和港股通非银ETF,均为主题ETF,资金净流入均超百亿元。

资金流动的背后,除了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追逐高波动产品外,与基金的过度营销不无关系。基金销售往往利用投资者追涨心理,在净值大幅上涨时大力营销,追求规模迅速扩张,忽视波动风险以及成份股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在主题ETF资金加持下,成份股迎来大量ETF资金涌入,股价随即飙升。一旦主题ETF规模缩水,趋势反转,势必成为股价下跌加速器。主题ETF的快涨快跌特征,极易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

面对市场波动,相关各方应保持理性。基金公司应加强投资者教育,避免在市场亢奋时过度营销;对于销售渠道,则需要明确区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防止投资者因短期收益产生冲动交易;投资者更应认清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要认识到主题ETF的高收益与其高波动息息相关,切忌跟风炒作盲目追高。

ETF是居民分散风险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之一,投资者应采取理性布局、组合配置的策略,而非单押一个赛道追求极致回报。只有坚持理性投资、长期布局,方能在市场波动中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