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浙江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其中提出,到2027年,浙江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到2035年,数字交付贸易形成明显特色优势,数字订购贸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近年来,浙江省数字贸易规模稳步增长。2024年,浙江省数字贸易进出口8218.5亿元,同比增长14.5%,出口6236.2亿元,增长17.4%,进口1982.3亿元,增长6.2%。
《方案》提出,完善“1+3+N”总体布局,其中,“1”即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3”指3中心,即杭州、宁波、义乌;“N”指鼓励其他城市特色化打造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或应用场景。
今年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杭州成立10周年。
《方案》重点提出,推进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建设,加快发展数字订购贸易,包括加快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提升跨境电商海外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浙江下一步将遴选一批传统特色产业、消费电子等高附加值产业分类培育,培育跨境电商出口品牌。鼓励产业带建设展示选品中心,与平台企业合作设立线上专区。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推动数字交付贸易创新发展、高水平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加快建设数字贸易企业梯队、加快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深化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等内容。
数字服务贸易方面,浙江将强化特色优势,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医疗、教育等场景的应用,支持在浙跨境支付机构申请全球支付牌照。
数字技术贸易方面,浙江将推动相关贸易规模提升,创新“科技资本+技术交易+离岸外包”的新型孵化、加速模式,促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技术成果交易和运用。
《方案》还提出,引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贸易领军企业。扩大跨境电商线上平台优势,到2027年引育一批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支持云计算、网络通信、工业互联、智慧交通、数字内容、数字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领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浙江正在梯度培育一批浙江数商,壮大一批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扶持一批数字贸易中小微企业。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梯度培育库,到2027年引育一批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卖家。实施数字文化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网游、网剧、网文等领域企业发展壮大。
从此次数字贸易改革的“3中心”城市定位看,支持杭州建设全球数贸港核心区,强化宁波跨境物流枢纽功能,推进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第六代市场建设。
在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方面,《方案》提出,探索放宽数字市场准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外商扩大数字领域投资。落实探索放宽中外合作制作的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的要求。
此外,浙江还将完善数字贸易发展生态,加强数字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设省级新型算力集群间算力专网,形成面向新型算力中心的定向数据传输通道。
《方案》提出,高质量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充分承接好数贸会溢出效应。聚焦“展、会、赛”,汇聚全球高端策展办展资源。同时,推动展会、贸易、产业协同发展,搭建全球招商招展网络体系。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于9月25日在杭州开幕,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