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潮!6家券商撤回基金托管申请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莫琳2025-08-20 14:13

近日,证监会官网公示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据披露,目前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只有3家,其中券商仅剩东吴证券1家。

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包括西部证券、东兴证券、湘财证券、东北证券等在内的6家券商撤回了基金托管资格申请。

对此,济安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分析道,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新的托管业务管理办法,提高了准入门槛,这可能让一些评级不够的券商无法继续申请。此外,对于中小券商来说,申请托管业务在系统建设、客户推广、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退出申报也是综合战略考量的结果。

300亿元净资产成“拦路虎”

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托管新规),对基金托管机构的准入门槛进行了规范和提升。

据了解,对于净资产要求,证券公司的准入门槛从之前的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提高到不低于300亿元,商业银行的门槛则提高至不低于500亿元。

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7家券商中,西部证券、财信证券、东兴证券、湘财证券、东北证券、渤海证券的净资产规模均低于300亿元,仅东吴证券的净资产规模达到要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东吴证券净资产为429亿元。

此外,王铁牛指出,托管新规还新增了“持营保牌”要求,若机构取得牌照后连续36个月的月均托管规模低于50亿元,可能被取消资格。这一机制迫使券商在申请前充分评估自身业务能力,部分中小券商因担忧无法维持业务规模,选择主动撤回申请。

马太效应加剧

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目前具备托管资格的金融机构一共有66家,其中包括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兴业证券等30家券商。

从行业全局来看,未获得资格的中小券商仍占多数。王铁牛认为,在目前托管行业以银行托管为主体的情况下,行业竞争激烈,未来头部机构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结合今年上半年存量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数量来看,排名前五的券商(招商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合计托管数量占比达65.7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头部几家券商托管技术和服务优势短时间仍难以企及,维持强者恒强局面;另一方面,头部几家也有着较强的综合优势,如代销等。

王铁牛预计,未来,托管行业会从单纯的基础托管,向绩效评估、合规监控等增值业务的方向持续发展,将形成“托管+”模式综合机构服务闭环。

中信证券在其2024年年报中提到,2024年,公司聚焦重点私募基金客户,不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稳步提升服务份额。公司以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上线ARGOS平台基金全能分析工具,优化结算账户支付功能,扩展银行间业务直连范围,上线新一代外包资金系统自动化交收等产品和服务,提高托管外包运营体系的智能化程度。

2025年,中信证券将依托平台资源优势,加快布局金融机构客群,增强重点区域综合服务能力;围绕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资管客群,打通客户上下游的服务生态;加强境内外业务深度协同,以差异化服务能力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国泰海通也表示,除了在运营效率、响应速度、系统平台能力等基础服务上重点建设和优化之外,其托管服务拓展至管理人登记备案、产品备案辅导、新规解读、产品设计、个性化服务报表、投资绩效分析等各个环节,可一站式解决管理人的各类需求。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