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间,贵州百灵(002424)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下降31.77%;实现净利润5183.46万元,同比下降40.73%。
需要指出的是,在核心数据方面,贵州百灵增强销售回款,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达到2.49亿元,由负转正,同比大幅增长921.03%;贵州百灵医药工业毛利率同比提升8.42%,达到72.3%,该上市公司经营持续回暖;此外,贵州百灵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2766万元,盈利水平环比改善。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贵州百灵全力开展内控整改、内控质量专项提升和业绩提升工作,上市公司顺利实现“摘帽”核心任务,生产经营重回良性发展轨道。贵州百灵认为,随着核心产品持续放量、产能结构优化升级、营销改革深入推进,叠加医药创新等长期逻辑,上市公司正加速迈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现实也是残酷的,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受下游终端销售等因素影响,医药制造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8%,行业生产制造端承压态势显现。
在产品方面,贵州百灵围绕“百灵鸟”牌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了品类丰富、布局合理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辐射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领域,精准触达儿童、成人、老人等群体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求,多款产品销售复合增长率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
其中,贵州百灵核心品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保持强劲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过亿,未来有望依托人口老龄化、慢病年轻化趋势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同时,贵州百灵持续强化“大呼吸”布局,咳速停糖浆及胶囊、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双羊喉痹通颗粒等产品在咳嗽、咽炎等呼吸疾病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上市公司中成药业务板块稳健发展;此外,随着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善,贵州百灵旗下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等儿童用药有望乘势实现放量。
在产能布局上,贵州百灵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上半年,贵州百灵扩能技改项目已竣工并陆续投产,中药材前处理能力大幅提升140%,从2.5万吨/年提高到6万吨/年,在业内具备规模优势;1号楼颗粒剂车间改造工程项目已完成主要设备安装,投产后上市公司颗粒剂年产能将翻番至9亿袋,产品收益率从70%—80%提升到90%以上,包装材料消耗降低25%—30%。
仓储物流方面,贵州百灵医药物流园已投入运营,填补了公司6万吨中药材仓储缺口,并将通过构建智能仓储与数字化供应链体系,预计年流通规模达50亿元。据悉,该园区已入选贵州省级重点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后续将配套专项产业基金,加速形成200亿级医药产业集群。
当前,医药行业“存量竞争”日趋激烈,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贵州百灵创新药布局即将迎来集中收获。继糖宁通络片获批直接进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临床试验后,今年7月,糖宁通络片联合乳膏治疗2型糖尿病足溃疡相关成果论文发表,证实二者均能显著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且联合治疗的长期效果更优。
值得关注的是,在Wagner 4级的人群用药3个月后,糖宁通络片及乳膏联合治疗愈合率达到100%,有望填补糖尿病足溃疡中重度病变的临床用药空白。此外,贵州百灵黄连解毒丸顺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芍苓片、益肾化浊颗粒、BD-77等研发项目正加速推进,有望在1—2年内实现多款新药上市,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贵州百灵逐步探索出海新机遇:公司加速推进东南亚市场布局,已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经销商签订销售协议,并完成首批药品发货;与土库曼斯坦凯伊可可拉公司签订《中药产品代理销售合同》,推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及其它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