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mtu新2000系列发动机在中国的生产下线,国际动力巨头企业罗罗动力系统在继续强化本地化生产的同时,又“盯上”了数据中心场景商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罗罗动力系统新品发布会上了解到,mtu新2000系列发动机适用于关键任务场景,如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电站、租赁和基础设施的主备用电源。“此次下线的创新产品不仅将为国内的电源车、矿业采选和工业基础设施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还将服务于海外项目。我们期待通过这些产品进一步激活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市场份额。”罗罗动力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周雅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全新一代2000G06 系列柴油发动机 图片来源:曹恩惠 摄
罗罗动力系统母公司罗尔斯-罗伊斯(下称罗罗)今年8月初公布的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罗罗报告期内实现基础营业利润达17亿英镑,较去年同期增长54.54%;利润率达到19.1%,同比增长了5.1个百分点。这其中,在罗罗继续保持民用航空发动机业务稳定增长之时,其动力系统业务利润率显著提升至15.3%。这正是得益于其在发电领域的持续增长,特别是数据中心和政府客户的持续盈利。
周雅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罗罗动力系统业务利润率的提升离不开中国市场的业务表现。
“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效利用本地的供应链;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倡导提升效率和简化流程,这两个因素叠加实现了降本增效。”周雅洪进一步补充道,“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动力系统需求增长空间,并且在中国相应推出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罗罗动力系统目前在中国的主要供应产品包括“2000系列”以及“4000系列”产品。
罗罗动力系统大中华区固定式应用销售副总裁郎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mtu‘2000系列’和‘4000系列’产品的区别是功率不同,‘2000系列’的功率在800千瓦至1000千瓦,‘4000系列’的功率在1300千瓦以上,主流功率在1800千瓦和2000千瓦。”
郎云表示,不同的功率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新下线的mtu新2000系列发动机功率为1000千瓦,相较于mtu 4000系列,应用场景更多。”
实际上,mtu新2000系列发动机亦成为罗罗动力系统争夺全球发电市场需求的主力产品之一,其应用场景不仅包括电站、电源车、电网及租赁等长期应用,也包括机场、医院、数据中心等需要保障电力连续性的关键电源应用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些年来,全球数据中心领域的需求尤为突出。特别是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对柴油发电机和机组的需求激增。仅在中国市场,罗罗动力系统发动机及系统的年需求就超过千台,而美国市场的数据中心增长同样迅速,微软、亚马逊等巨头的合作订单不断增加。
Mordor Intelligence发布的《数据中心发电机市场规模和份额分析——增长趋势和预测(2024-2029)》显示,全球数据中心发电机市场规模在2024年为72.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91.4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2029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4.85%。
“对于中国市场,我们此前主要对mtu 4000系列发动机进行了本土化生产,但是正是看到近些年来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无论是数据中心应用场景也好,还是其他需求,很多趋势都势不可挡。”周雅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为了顺应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罗罗动力系统正不断加大在中国的生产投入。
据悉,mtu新2000系列发动机为玉柴安特优动力有限公司在其苏州工厂生产,该公司是罗罗动力系统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而除了苏州工厂外,玉柴安特优在玉林亦有生产基地,自2018年首台发动机下线以来,一直专注生产发电用mtu 4000系列发动机。且在2024年,该公司宣布产能拓展,新增油气行业用mtu 4000系列、发电用mtu 2000系列及玉柴VC系列发动机。
“如果中国市场相关应用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向好,我们也会适时考虑相应的本土化举措。”周雅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