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出海“双轮驱动” 瑞浦兰钧“战略变奏”迈入成长新阶段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协新2025-08-12 09:46

8月11日晚间,瑞浦兰钧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公司营收达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期内亏损0.63亿元,同比大幅收窄90.4%。业绩提升的背后,是资源整合与降本增效战略带动公司毛利显著提升。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2024年10月底冯挺出任瑞浦兰钧总裁一职后,带领团队深入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打响降本增效攻坚战,有效管控了公司各项费用,同时还积极推动技术创新落地和出海布局,带领公司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在竞争高度激烈的锂电赛道,瑞浦兰钧以“战略变奏”迈向了公司发展和业绩增长的新阶段。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同步发力的瑞浦兰钧,正在新一轮锂电出海潮中崭露锋芒。

从技术创新走向“场景深耕” 锚定高速增长赛道

今年5月,在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CIBF 2025)上,瑞浦兰钧以“六边形战士”的姿态登场,首次发布了商用车电芯岁星324Ah Pro版、配套系统后背Stacking电池簇(简称S箱)、eVTOL电芯等新品,392Ah问顶®储能电芯与587Ah问顶®储能电芯也焕新登场。

这次亮相,可以被看做瑞浦兰钧“战略变奏”的缩影之一:公司以“纵向深耕”的姿态,将产品创新与应用场景更深度绑定,推出切合市场需求痛点的产品,进一步稳占市场份额。

在动力电池方面,近期瑞浦兰钧猛攻商用车和eVTOL领域。以商用车为例,此前新能源重卡普遍面临四大痛点:电池能量密度无法满足高载重需求、高频次充放电下电池循环寿命不足、复杂工况下电池安全性备受挑战、电池成本高昂。而岁星324Ah Pro版及其对应的S箱以198Wh/kg的高能量密度、轻量化设计、超10000次的全生命周期循环寿命和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针对性解决了上述痛点。

据了解,目前在商用车与工程机械业务领域,瑞浦兰钧已实现市场主流产品全覆盖,与启源芯动力、徐工集团、三一集团等头部企业均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据绿色重卡统计,2024年新能源重卡数量同比增长139.36%,而瑞浦兰钧作为配套电池企业,2024年下半年市场份额从第五迅速跃升至第三。

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从2023年开始,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迅猛,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约3.7%,2024年提升到9.1%。2025年6月,电动重卡国内渗透率已经超过24%。随着瑞浦兰钧商用车电池新品量产,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或将加速改写,为瑞浦兰钧打开增长空间。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更是未来电池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据Morgan Stanley预计,全球eVTOL行业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350亿美元,2030年增至3000亿美元。GGII预计,2040年eVTOL用电池市场规模将超10000亿元。

不过相比汽车市场,航空领域对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要求更为严苛。在具体使用场景中,eVTOL的飞行需要经历起飞、巡航、悬停等阶段,各阶段对电池的放电倍率要求都有差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将直接决定eVTOL飞机的性能和市场接受度。

瑞浦兰钧发布的问顶®50Ah三元锂电池就针对eVTOL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创新采用了超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配合自主研发的超高镍高倍率电解液,兼具了高能量密度与超高充放电功率,并且以-30℃到60℃的稳定运行超宽温域、结构件减重40%的轻量化设计、严苛测试下的安全性能保障满足了eVTOL对性能和安全性的严苛要求。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外,瑞浦兰钧对商用车和eVTOL市场的“场景化深耕”,将为公司未来业绩打开新的“增长通路”。而在储能领域,瑞浦兰钧发布的392Ah问顶®储能电芯是行业内有望最快实现量产的新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587Ah问顶®储能电芯则是“问顶”行业极限,卡位大容量储能赛道。

据鑫椤咨询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户储(含便携式)出货量为20.5GWh,其中瑞浦兰钧以优势地位位列榜首。在储能电芯整体出货量上,瑞浦兰钧稳居全球前五。

从电池出口走向“产业出海” 开拓全球增量市场

5月29日,瑞浦兰钧与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Bakrie & Brothers集团正式签订商用车电池系统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2025年内合作交付超过3000辆电动公交车和卡车的动力电池。

这一订单的背后,是瑞浦兰钧印尼工厂的加速落地,1月9日,瑞浦兰钧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于当日决议于印尼投资建设电池厂。印尼电池厂第一期投产后,预计可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这也是2025年中国锂电行业的出海“第一签”。

印尼工厂的建设,同样是瑞浦兰钧“战略变奏”的体现:自冯挺上任后,带领公司以“横向拓圈”的姿态,加速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链出海”的转变。据了解,瑞浦兰钧将在印尼实现本地化生产,依托当地镍矿资源等优势提升国际交付能力,印尼工厂有望在2025年内到2026年初正式投产。通过本地化生产,不仅能规避贸易壁垒,更能深度整合印尼镍矿资源等优势,帮瑞浦兰钧构建从上游资源到终端应用的全球化、全链条竞争力。

此前在5月27日,瑞浦兰钧与韩国晓星重工业在韩国首尔正式签署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战略合作备忘录,瑞浦兰钧将为晓星重工业供应2.5GWh储能产品,并提供系统设计集成、质量控制等技术支持。

冯挺上任后带领瑞浦兰钧升级了产品战略,从此前“产品全覆盖”的打法转变为更精细的“产品聚焦”打法,让公司更清晰地洞察了每个产品在国内、国外的市场目标和所针对的客户群体,从而制定不同的产品布局和销售策略。目前在海外市场,瑞浦兰钧以“非价格战”但提供“综合性优惠”的方式迅速挖掘市场。

目前,海外市场已经成为瑞浦兰钧增长新引擎。2024年,瑞浦兰钧与Powin、Vena Energy等海外客户签订了储能订单。该年度,瑞浦兰钧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达到26.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3.4%。据第三方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在2024年度海外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中,瑞浦兰钧排名第五。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全球大储爆发确定性增强,美国维持高增长态势,欧洲、新兴市场出现并网高峰且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其中,新兴市场大项目批量落地,预计2025年装机量增长221%至34GWh,中东地区2025年上半年将有50GWh到60GWh项目招标落地,预计2025年装机量增长4倍至20GWh。

在新一轮电池出海热潮中,瑞浦兰钧正以“战略变奏”紧跟全球市场需求,并以“产品聚焦”姿态和“产业链出海”的模式撬开全球增量市场。

校对:杨舒欣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