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技惊人,30亿净资产变身460亿上市公司!江苏首富身家超1100亿,24岁家族二代亮相A股 | 原创
来源:新财富杂志作者:陶娟2025-08-11 18:55

一场点石成金的并购,将ST松发的估值从去年的15亿元一举提升至目前的460亿元。而即将进入其董事会的创二代陈汉伦,为江苏首富陈建华、范红卫之子。

陈建华夫妇对ST松发的重组,是一场筹谋了7年之久的布局。2018年,其以8.2亿元购得松发股份实控权,后耐心守候最佳资产包及注入时机。2022年,恒力集团设立恒力重工,跨界造船业,以破产拍卖价的四折捡漏,抄底收购闲置了近十年的STX(大连)。2024年,恒力重工以30亿元净资产,获得80亿元评估估值,注入*ST松发后,目前已价值460亿元,一年时间实现了估值15倍涨幅的三级跳。

眼下,陈建华家族的财富值已攀升至超1100亿元,而恒力石化分拆康辉新材的资本运作也在酝酿中。陈建华之女陈逸婷,会否在新公司中得到历练机会呢?

江苏首富之子,年仅24岁的陈汉伦,刚一亮相资本市场,就引起了舆论极大的关注。作为千亿家族财富的继承者们,他接下去人生的每一步,都会在聚光灯下被观照。

01

24岁创二代亮相前台,家族最新财富超1100亿元

2025年8月5日,*ST松发(603268)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拟提前进行换届选举,提名陈建华、陈汉伦等六人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其中,陈建华为恒力石化(600346)及*ST松发的实控人,而出生于2001年的陈汉伦,年仅24岁,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之子。今年6月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陈建华、范红卫以801.2亿元的持股市值,蝉联江苏首富。

而随着*ST松发重组落地,8月11日,市值突破400亿元,陈建华、范红卫夫妇的财富值已大幅上扬。

在市值1073亿元的恒力石化中,陈建华夫妇穿透后合计持有75.45%股权,对应持股市值为810亿元。

在*ST松发中,以其8月7日415亿元的估值计算陈建华夫妇穿透后合计持有89.93%股权,对应持股市值为373亿元。加总后,陈建华家族最新财富值已刷新至1183亿元。

24岁的陈汉伦,要承接的,看起来是千亿规模财富,实则是巨大的责任和挑战。

02

7年布局终成,恒力重工成功借壳松发股份

2024年8月,*ST松发的股价还只有11元多,总市值仅为15亿元左右,一年时间,其何以市值暴涨400亿元,并给陈建华家族财富带来了370亿元的增量?

简单总结,陈建华家族围绕*ST松发,展开了两次并购,从而点石成金。

2018年8月,恒力集团从松发股份原实控人林道藩、陆巧秀手中收购了3742.8万股公司股份,每股成本为21.91元,合计斥资8.2亿元。由于陈建华、范红卫穿透后持有恒力集团100%股权,从而成为松发股份实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并购时,恒力集团收购的股权比例为29.91%,未触发30%的要约收购标准,但2019年,松发股份授予员工的2017版股权激励计划终止实施,该部分96.88万股股份被回购注销后,恒力集团的持股比例被动上升至30.14%,并获得要约收购豁免。

此后很长时间,陈建华夫妇并未有更多的动作,虽恒力集团往松发股份派驻了数位董事,但原管理层仍得以留用。2024年年报里,松发股份99.9%的营收依然来自陶瓷业务。

当然,跟随地产周期,松发股份的这一业务一天天萎靡下去。2018年至2024年,其营收从5.9亿元下降至2.75亿元,最近4年更是连续亏损,并被ST(图1)。这期间,恒力集团保持了情绪上的战略稳定,并不在乎已投入的8亿元成本在股价低谷时已腰斩。

image.png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杂志整理

一边是入主上市平台后长久的耐心守候,另一边则是一场动如脱兔般的迅捷并购。

2022年7月,恒力集团成立恒力重工,跨界至船舶制造行业,而其瞄准的目标是正在拍卖的一块破产资产。

STX(大连)曾是国内最大的外资船厂,由韩国STX造船集团投资,位于大连长兴岛,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单体船厂,但自2013年开始已陆续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直至停产。

根据松发股份披露的收购报告书,2021年11月,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破产财产评估、拍卖程序,STX(大连)整体资产包的评估估值为43.48亿元,但此后该资产经历四轮流拍,起拍价不断下调,最终,2022年7月,恒力重工以17.28亿元竞得STX(大连)。

这一价格,相当于评估估值的四折左右。

以该次并购为基础,2023年1月,恒力重工产业园开启全面运营,一期项目“海洋工厂”正式投产;2025年1月,恒力重工投资近百亿建设的二期项目——“未来工厂”投产。“未来工厂”重点聚焦VLCC、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海上浮式风电、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

全面达产后,恒力重工有望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造船基地,并实现LNG、LPG、甲醇、氨四种双燃料发动机全覆盖。

而随着新国九条明确表示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迭加国内资本市场回暖,恒力重工注入*ST松发的资本运作也迎来了最佳时点。

2025年5月,相关交易方案火速获批,股份发行及相关资产注入随后迅速完成。交易主要条款包括:其一,交易的置出资产为松发股份全部资产与经营性负债,作价5.13亿元;其二,置入资产为恒力重工100%的股权,作价80.06亿元。

*ST松发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方购买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即74.932亿元。按发行股份价格10.16元/股计算,上市公司合计新发行7.375亿股。

恒力重工的大股东中坤投资(持股50%)、恒能投资、苏州恒能等,穿透后均由陈建华、范红卫100%持有。

交易完成后,连同此前就已持股的恒力集团,陈建华、范红卫夫妇穿透后合计持有*ST松发89.93%的股权。

image.png

在恒力重工注入的同时,上市公司还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主要用于恒力造船大连项目和国际化船舶研发设计项目(表2)。

image.png

简单复盘下,陈建华夫妇的资本运作技巧娴熟。

其一是具备足够的耐心潜伏,在2018年收购壳资源后,没有贸然启动资本运作,而是等到了眼下的监管、市场环境都足够友好时,一击而中。无论是*ST松发一年跳涨4倍的股价,还是拟募资40亿元之举,亦或跨界并购一路绿灯,都需要大环境的配合。

其二,等待上市平台股价跌至低位,已进入ST困境中,无论是原实控人,还是外部中小股东,都极其期盼恒力集团有所作为,这最大程度扫清了可能的表决障碍。而股价回落虽然导致其第一次8亿元买壳成本看似大亏,但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包得到的股份数量才是大头。

作为恒力重工的100%股东,陈建华夫妇在*ST松发股价低位时启动资产注入,可以兑换到更多的上市公司股份数量:如陈建华第一次入主松发股份时,成本为21元/股,8亿元只换到了3742万股;而到了上市公司收购恒力重工时,发行价为10.16元/股,80亿元估值,换到了上市公司7.375亿股。

其三,STX(大连)停产闲置了几乎十年之久,破产拍卖又流拍了四次,对于大连当地政府来说,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难题,恒力重工四折捡漏,像极了在盒马等待大闸蟹闭眼的我们。2025年6月,*ST松发宣布,旗下子公司恒力造船合计获得政府3.8亿元补贴,或也可以算作恒力化解难题的回报。

03

资产估值三级跳,460亿元估值能否得到支撑?

资本市场的魔力,在于同样一块资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驾驭者手中,就有了完全不同的估值基础。

先看陈建华夫妇在*ST松发中的投资成本。第一次花了8.2亿元,由恒力集团收购*ST松发29.9%股权;第二次,设立恒力重工,注册资本30亿元,已全部实缴。也就是说,陈建华夫妇的总成本是38.2亿元。如今,其账面持股市值则高达373亿元。7年布局,3年加速期,10倍回报。

再来看恒力重工的质地,其拟注入*ST松发时,账面净资产为29.9亿元(2024年9月数据),评估估值为80亿元,增值率达167.8%,而如今则已价值460亿元,实现了一年15倍的三级跳。

截至2024年末,恒力重工总资产为188.7亿元,负债156亿元,净资产为32.7亿元;2024年营收为55亿元,净利润为3亿元,这些数据相比2023年都有了巨大增长(表3)。

image.png

但2024年的数据显然还无法构成对其460亿元估值的支撑。

在收购报告书的资产价值评估环节,评估机构针对恒力重工的营收做出了相应预测,预计其2025年营收将达到145亿元,2027年之后将增长并稳定在260亿元以上(图2)。此外,评估机构还预测,恒力重工在2025、2026、202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1.27亿元、16.41亿元和20.63亿元。

陈建华等恒力重工的股东方也已做出相关业绩承诺,即2025至2027年,恒力重工的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之和不低于48亿元。

image.png

恒力重工的主要可比公司包括中国船舶、天海防务、中船防务等,这三家公司的市销率在2.2—3.2倍,而市盈率则差异较大,中国船舶2024年净利润38.6亿元,对应市盈率为44.6倍,中船防务和天海防务的市盈率都达到了91倍(表4)。

如果直接对标2024年业绩,则恒力重工市盈率达138倍,市销率达7.6倍,明显估值偏高,若将恒力重工未来三年预测营收、净利润的均值作为参考,则其2025年8月7日415亿元估值分别对应26倍市盈率、2.1倍市销率,和市场估值体系接近。

image.png

因此,能否实现预期中的业绩,将成为其三级跳后的估值能否得到支撑的关键因素。

幸运的是,眼下的行业形势也让恒力重工站到了发展的顺风期。2023年以来,全球造船业保持景气上行趋势,新船订单价格持续走高。2024年,恒力重工的新开工船舶销售均价达到3.54亿元/艘,较2023年2.13亿元/艘上涨66%。

其认为,随着环保带来的压力不断累积和船龄结构进一步老化,以及市场产能出清,目前市场上船舶制造供不应求,各大头部造船企业在手订单已普遍排期至2027及2028年。恒力重工通过客户积累和市场开拓,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且有较多订单尚在洽谈,未来市场预期较为乐观。

04

主业恒力石化尚在低迷期,康辉新材分拆上市进行中

在*ST松发上的精心运作,给陈建华家族成功勾勒出了财富增长的第二曲线。不过,眼下,作为其第一桶金以及财富基本盘,恒力石化的股价尚在低位。曾经摸高至3000亿元市值的恒力石化,眼下市值刚过千亿,深跌七成。

image.png

2024年4月,恒力石化曾发布公告称,与沙特阿美达成初步意向文件,沙特阿美拟向恒力集团收购其所持有的10%恒力石化股权加1股的股份,此外,恒力石化将与沙特阿美在原油供应、原料供应、产品承购、技术许可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如今,一年多时间已过,从股东列表来看,沙特阿美的收购股权事项尚未实际成行。

在2024年年报中,恒力石化表示,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基本结束本轮投资建设与资本开支的高峰期,后续经营重心将更加突出精细化成本管控下的“优化运营、降低负债和强化分红”,持续打造价值“成长+回报”型上市企业。

此外,为了提振股价,陈建华、范红卫夫妇还表示,自2025年4月起的12个月内,以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现金,增持恒力石化股份。

除了深耕石化、跨界造船之外,恒力集团还在积极筹谋布局新材料行业,并以康辉新材为主要平台。其中,其苏州汾湖基地12条线功能性薄膜生产线全面投产,可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万吨,将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光学材料等领域;此外,南通基地12条线功能性薄膜项目和锂电隔膜项目稳步推进中,预计2025年逐线投产。

这将是陈建华家族筹谋的第三家主要上市公司业务。

恒力石化公告披露,汾湖基地和南通基地相关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推动康辉新材成为全球产能规模最大和工艺技术最领先的功能性膜材料企业。

7月4日晚,恒力石化发布了相关预案,计划将子公司康辉新材分拆,并与大连热电(600719)进行重组,以实现康辉新材的上市。目前,大连热电实控人为大连国资委。

据公开信息,陈建华夫妇有一子一女,除了儿子陈汉伦本次公开亮相上市公司董事会,正式进入接班进程,女儿陈逸婷今年32岁,也已走入公众视野。

如若康辉新材与大连热电重组成功,陈建华家族的财富无疑将更上台阶,而陈逸婷会否在新公司中也得到历练之地呢?当然,家族二代接班,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新财富杂志

《新财富》杂志于2001年3月创刊,专注资本市场深耕细作,“最佳分析师”“最佳董秘”“500创富榜”“最佳上市公司”“最佳投行”等权威专业评选和《德隆系》《明天帝国》《收割者》等经典研究案例影响深远。

新财富杂志社旗下主要新媒体平台包括:新财富杂志微博、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新财富杂志视频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7006号深科技城A座43层

媒体合作与新闻职业操守举报
邮箱:xcf@stcn.com
微信:xincaifuzazhi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