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农行15年流通市值登顶路:A股需要什么样的大牛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2025-08-08 09:19
(原标题:每经热评丨复盘农行15年流通市值登顶路:A股需要什么样的大牛股?)

A股流通市值冠军迎来新面孔。

8月6日,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当日收盘,农行A股流通市值2.11万亿元,超越工商银行升至A股第一位。7日,农行股价再涨1.36%,以2.14万亿元的流通市值继续保持第一。

拉长时间线,农行是一只实至名归的大牛股。2010年上市时,其发行价为1.21元(除权调整后),至今累计涨幅高达455%,不但高于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也远高于同期创业板指涨幅。

包括农行在内,银行股股价批量创出新高,长期看这些股票也都是大牛股。观察股价走势,这类牛股的共同特点是“慢牛”,时间跨度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其间还可能经历数年的横盘,日间波动率很低,回撤幅度小。

与银行股相反的是,还有一些大牛股在极短时间就完成了翻倍、上涨数倍甚至10倍以上的走势,上纬新材就是最新的典型案例,仅仅20个交易日其股价累计涨幅就超过1300%,部分新股上市首日也是如此。还有一类牛股,股性也十分活跃,短期涨势可能十分凌厉,但在长期走牛的过程中,会经历幅度巨大的调整,这类股票集中于一些科技类成长股,比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等。

无论哪种牛股,都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也给不少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当然,从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硬科技”企业稳健成长、惠及更多投资者等角度来看,A股市场显然更需要“慢牛”,而不是“疯牛”。

有稳定业绩支撑、有坚实技术壁垒的牛股,才有长期走牛的基础。以农行为例,IPO时发行市盈率为14.43倍,到2024年其净利润高达2820.8亿元,最新市值对应市盈率只有8.2倍,相比IPO时明显下降,这就是利润增长带来的结果。银行股是业绩增长先于股价,一些成长股则是股价上涨在先,业绩兑现在后。以某饮料股为例,其市盈率长期维持在30倍以上,这样的估值并不低,但随着业绩增长,估值水平在下一个财务周期会大幅下降,所以投资者也愿意一直给出高估值,推动股价上涨。只有“故事”、没有业绩支撑而持续走牛的个股极少,一些上市当天即上涨数倍甚至10多倍的股票,还有那些几个月股价涨几倍的股票,往往也会走出倒V型走势。

更多投资者参与,博弈更充分的牛股,才能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还是以农行为例,15年的漫长时段,投资者有充分的时间参与;那些短期暴涨或连续涨停的个股,大部分投资者要么没有参与的机会,要么“恐高”不敢去参与,从中获利只是少部分人。博弈更充分,股价就越接近市场均衡价格,股价也就越稳定,投资者持股的风险也就越小,长期投资也就有了可能。

博弈是否充分和自由流通市值正相关,农行自由流通股本286亿股,对应市值超过1900亿元,多头和空头都无法仅凭自己力量促成单边走势。上纬新材最新市值逾370亿元,但自由流通市值只有57亿元,在行情启动前这一数值仅有4.8亿元,掌握资金优势的一方即可很大程度上影响股价,类似情况在上市首日的新股中也普遍存在,由于当天可流通的股份数量很少,所以股价涨幅往往非常夸张。

农行股价走牛,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当前利率水平处于低位、被动投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强调现金分红回报等因素,都在推动农行价值重估。不同牛股走牛的具体逻辑不尽相同,但能够让更多投资者共同参与并分享收益的牛股,才能更好地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获得感。 (相关报道详见04版)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