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慢牛”行情趋势不变,新一轮行情随时可能启动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马静2025-08-03 23:01

中信证券:做趋势还是高切低?

行情的定位决定了主导资金的行为,资金的行为决定了上涨的行业结构及模式。历史上增量流动性驱动的行情中,领涨行业大都是持续集中,而不是高切低轮动。背后的本质是资金对效率的追逐,更倾向于高共识品种,而非在低位品种里“蹲变化”。7月的行情演绎也验证了这一点,行业逐步向趋势性品种聚焦,而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

近期增量流动性边际上有所放缓,行情需要降温才能行稳致远。目前我们重点关注的依然聚焦在AI、创新药、资源、恒科以及科创板。

华泰证券:配置价值初步显现

7月市场风险偏好继续修复,高股息板块整体表现受权重板块银行拖累,在主要股指中表现较为一般,内部结构分化依旧明显,银行在高股息内部表现居后,“反内卷”催化下的周期型高股息品种在供需结构改善预期下表现较优。展望8月,我们认为市场风险偏好的趋势仍将延续,对立资产的强势或使得高股息板块仍缺乏相对收益,但部分稳健及潜力高股息品种当前已跌出股息率性价比,配置价值或逐步显现。

短期多维度来看,部分稳健及潜力型高股息品种当前股息率已具备性价比,配置价值或将逐步显现,申万二级视角下,白色家电、银行、港口等板块当前股息率较高。

申万宏源:牛市中的调整波段

我们对上周短期调整背景的理解是:前期市场突破后,演绎高切低行情,虽然叠加了“反内卷”等驱动周期修复,但本质上还是轮涨补涨、寻找牛市主线的过程。但随着轮涨补涨行情演绎趋于充分,赚钱效应扩散至高位,短期市场稳定性略有下降。此时市场迫切需要重新聚焦主线,暂时求而不得,引发了调整。在调整波段中,市场将会消化2025下半年经济增速预期回落+政策重点仍偏向调结构的预期。

8月市场回归震荡市,而9月3日阅兵前可能还有上涨波段。关注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发力,国内自主可控催化带来的脉冲机会。能够带领A股重回中期强势,有潜力成为牛市主线的结构主要方向还是AI和机器人等科技赛道;以及“反内卷”推动下,盈利能力抬升的先进制造。目前还需要等待关键催化兑现。

9月3日阅兵前关注自主可控和国防军工的脉冲机会,哑铃型策略(高股息+微盘股)可能迎来反弹。“反内卷”是后续上行催化的主要来源,中游制造“反内卷”长期改善盈利能力,但短期推动有阻力。我们认为,潜在牛市最终是科技牛是大概率,港股最终好于A股是大概率,港股可能先调整先企稳。

兴业证券:新一轮行情随时可能启动

经历6月下旬以来的持续上涨,上周后半周市场波动放大、指数有所回落,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做多情绪的动摇。对此我们认为,不必因为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变对本轮大行情趋势的基本判断。

支撑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依然未被破坏,并且,后续依然有较多提振市场信心的潜在催化,新一轮行情随时可能启动。无论是8月GPT5发布等产业趋势的催化、中美贸易商谈情况的落地,以及可能的“反内卷”政策的进一步部署、9月美联储的降息,还是9月3日大阅兵、10月“十五五”规划会议等支撑国内中长期的宏大叙事,当前市场对于有利于风险偏好的政策和事件反应愈发积极,这些重要事件很可能就是新一轮股市向上的信号。

配置上,短期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布局低位成长主线,同时择机把握“反内卷”政策导向下的长期机会,并随时做好新一轮向上行情的准备。

国投证券:牛市大逻辑并未受到破坏

上周大盘指数小幅回调,源于国内中央政治局会议相对温和的经济刺激与海外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诱发美股大跌,使得部分资金出现阶段性止盈。目前看,海外美经济是否因最新非农数据大幅不及预期而陷入“滞胀”或者“衰退”无法明确判断,仍需跟踪观察;同时国内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财政、货币、消费、企业经营等领域均有积极表态,无需担心政策呵护出现调整。总结看,本轮由于主动信贷扩张所形成基于流动性推动的牛市大逻辑并未受到破坏,8月大盘指数预计在“银行搭台、多方唱戏下”维持强势,向上空间暂依然无法明确,眼下重在结构。

当前我们对于结构排序是:第一,低估值大盘科技成长类(比如创业板指);第二,基于产业逻辑的科技科创类(创新药、AI与半导体)、全球定价资源品类(等待中美欧经济共振);第三,国内定价类周期品;第四,传统消费类大盘成长(后周期)。

光大证券:8月市场风格或偏向顺周期

当前来看,本轮行情或许会以“轮动补涨”特征为主,补涨的机会更值得关注,申万一级行业中,重点关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二级行业中,重点关注工程机械、化学纤维、自动化设备、商用车。长期关注消费、科技自立以及红利方向:消费主线关注政策补贴、服务与新消费方向;科技主线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方向;红利主线关注部分高质量的红利个股。

展望未来,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预计8月市场风格偏顺周期,五维行业比较框架视角下,关注家电、非银、电力设备等行业。

招商证券:A股在8月创下新高的可能性比较大

展望8月,市场可能会呈现指数在8月中上旬呈现震荡的格局,在8月中下旬重新回归此前的上行趋势,并可能继续创新高。

8月中上旬,在前期市场明显上涨后,进入业绩披露月。整体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喜忧参半,部分涨幅比较大的偏主题概念类股票面临业绩披露前的调整压力。而8月下旬业绩披露靴子落地后,重新进入业绩真空期状态。8月上旬,对于中美关税冲突升温的担忧可能一直反复,但是到8月12日前后,新一轮关税事件节点落地后,更加临近大阅兵和四中全会,风险偏好有望重新恢复。

从中期的角度来看,半年报有望确认上市公司整体自由现金流改善的逻辑,强化重估A股的逻辑;同时,市场目前站上的扭亏阻力位,盈利效应积累后,场外增量资金在持续流入,最终,A股在8月走出先抑后扬,创下新高的可能性比较大。

华西证券:暂时的折返,“慢牛”行情趋势不变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新一轮中美经贸会谈落地后,市场对增量政策的博弈降温,指数连续五周上涨后具备阶段休整的需求。往后看,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国内宏微观流动性仍较为充裕,有利于A股慢牛趋势的延续。“623”行情以来,A股各板块“轮动上涨、低位补涨”的特征明显,赚钱效应的持续性更好,同时市场增量资金来源较为广泛,除了融资资金以外,公募、私募机构的参与度也有提升,在资产配置荒格局下,后续“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与股市慢涨”的正反馈效应也有望加强。

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AI算力、机器人、固态电池等;红利板块回调后带来再配置机会,如部分低估值中字头。

银河证券:市场或将处于局部热点轮动行情之中

短期来看,市场在经历前期上涨行情后,资金博弈或使得短期行情波动加大。全球经贸关系趋于缓和,但随着关税缓和期重要节点临近,依然要关注不确定性对市场情绪的扰动。预计市场维持在震荡偏高中枢运行,关注结构性机会。8月份在政策空窗期和半年报集中披露期,市场或将处于局部热点轮动行情之中,把握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配置机会。中长期来看,市场向好趋势不改。在“十五五”发展新蓝图下,市场将聚焦更长期视角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趋势向好。

配置机会:第一,“反内卷”是政策聚焦主线之一。在经历近期上涨行情后,概念内部或呈现一定程度分化,随着政策细则的进一步落地,“反内卷”概念仍将是贯穿市场行情的主题。第二,科技成长板块。AI技术革命与新兴产业趋势催化下,成长板块有望展现出较高景气度。“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逐渐推进,后续军工板块值得关注。第三,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近期银行等高股息板块出现短期调整,但中长期配置逻辑依然清晰,建议关注调整后的配置机会。第四,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重点关注服务消费板块的增长潜力。

浙商证券:“慢牛”行情依旧可期

展望后市,大盘在冲高回落后已确立短期调整趋势,预计调整将持续两周左右。但同时市场依旧在上升趋势中,上证指数20日均线、下方缺口、上升趋势线都是有效技术支撑;而即便趋势线被击破,上证60日均线依旧是有效的中线支撑,因此大盘总体无忧,“慢牛”行情依旧可期。

配置方面,基于“短线调整中线无碍,开仓需要两个条件”的判断,建议坚持当前中线仓位,若满足两个条件(指数在调整期内守住上升趋势线+美元对人民币离岸汇率掉头向下),则可以增加短线仓位。行业配置方面,继续采取“1+1+X”均衡配置(大金融中银行、券商+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科技成长),但需要注意积极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做好板块内“高低切”操作。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吕久彪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