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协作平台Figma(FIG.US)于7月31日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便飙升250%,引爆市场。截至收盘,Figma估值高达563亿美元(约合4069亿元人民币),一举成为自2021年美股IPO热潮退潮以来估值最高的软件上市公司。此外,历经多年等待,该公司早期投资机构借此获得数十亿美元的丰厚回报。
Figma做什么?
Figma成立于2012年,主打在线UI设计工具,因支持多人实时协作、基于云的无缝版本控制、插件生态完善,成为业内创新代表。
公司创始人为迪伦·菲尔德(Dylan Field)和伊万·华莱士(Evan Wallace)。两人在大学读书时相识。当时,华莱士正在学习图形并且是计算机科学系的助教,而菲尔德则是一名计算机科学系的本科生。2012年5月,菲尔德拿到来自Thiel Fellowship的一笔创业奖金后,从大学辍学,后与华莱士一同开始创业。
2020年,因新冠疫情暴发,居家在线办公成为主流,Figma的在线设计平台用户数开始迅速增长。2021—2025年近四年复合年收入增长率为53%。
今年5月,Figma推出了四款新工具,包括Figma Sites、Figma Make、Figma Buzz和Figma Draw,将其核心产品线从四个增加到八个,更加专注于无代码网站建设等领域。
2022年,软件设计巨头Adobe曾开出高达20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试图拿下Figma,然而这一并购案最终在2023年因监管阻力宣告失败。尽管交易未果,Figma却从中获益颇丰——Adobe支付了10亿美元的“分手费”,为其后续的产品打磨、AI能力拓展与盈利提速提供了充足弹药。
此外,公司开始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产品流程,平台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提示生成可编辑界面,拥有更开放的设计流程优势——无缝版本控制、文件中的实时协作等。菲尔德表示,公司已经在AI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计划在这一领域加倍投入,AI支出可能会在几年内拖累公司的毛利率,但AI也是未来设计工作流程发展的核心。
招股书中,Figma详细阐释了设计行业近年融入AI功能的各种方式,如通过指令生成界面或重命名图层等功能。“AI 有能力通过帮助所有技能水平的用户更快地探索和迭代想法,同时自动化机械、重复的任务,进一步加速‘从创意到产品’的转化过程。”此外,该公司的研究显示,AI还可能吸引更多非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使用Figma。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为7.49亿美元,同比增长48%。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为4490万美元。照此速度发展,Figma今年营收有望突破10亿美元里程碑。截至2025年3月,Figma拥有1031家年付费超10万美元的大客户,同比增长47%,客户名单里包括Netflix、Duolingo、Stripe等一线科技公司。
机构投资者盛宴
Figma上市大涨后,其早期风投投资者借此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丰厚回报。
Figma历年融资情况 公开资料整理
Figma最大的风投支持者为Index Ventures。该机构在公司早期融资中多次参与,累计投入约1亿美元。以Figma的IPO发行价计算,Index持有的股份价值21.7亿美元。而到周四首个交易日收盘时,剔除在IPO中出售的少量股份后,Index所持Figma股份的价值已攀升至72.3亿美元(约合522亿元人民币)。
Index Ventures合伙人丹尼·里默(Danny Rimer)在2013年主导了Figma的种子轮投资,当时该公司股价估值仅为每股9美分。他表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被迪伦·菲尔德的产品愿景所打动,并认同菲尔德的观点——设计是许多面向消费者科技企业“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Figma的第二大投资方Greylock Partners在2015年领投了该公司的A轮融资,当时股价估值为每股20美分。知情人士称,Greylock Partners对Figma的总投资约为5000万美元,IPO时其持股价值达20.3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超过40倍。同样剔除已售股份后,Greylock Partners的持股价值在周四升至约67.5亿美元(约合487亿元人民币)。
除这两家斩获数十亿美元回报的机构外,Kleiner Perkins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等知名投资方也早早押注了这家当时尚处起步阶段的公司。对于此前长期遭遇IPO市场寒冬的风投行业而言,这些巨额收益意义非凡。
菲尔德本人持有Figma 11%的股份,此次上市也为他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
校对: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