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极限之旅”?探险始终应与规则共生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许华凌2025-07-30 08:56

据7月28日央视网报道,一些未开发的人迹罕至区域,成了互联网上的“小众线路”“极限之旅”“此生必去”的推荐线路,然而,一同而来的还有危险。近年来,失联、遇险甚至遇难事件,将户外运动安全的话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近年来,户外探险热度不减,与之相伴的是“驴友违规穿越遇险”等事件频发。比如江西曾有5名“驴友”无视劝阻,进入未开发区域被困,救援人员耗时18小时成功营救。还有代价更大的事件,有自驾车队进入野骆驼保护区,最终4人因高温脱水死亡;“驴友”违规登山失联,地方调动大量人员持续搜救,耗费大量资金。

由中国探险协会探险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其中徒步事故最多,主要原因是不守规则导致迷路。可见,探险者的越界行为,既是对个体安全的漠视,也是对救援力量的消耗。

真正的探险精神应建立在尊重规则与生命的基础之上。探险者应该有边界意识、敬畏自然,守住户外探险的文明底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威胁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有关方面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未开发区域等,均基于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考量。例如可可西里禁止非法穿越,不仅因其平均海拔4600米的极端环境,更因这里是藏羚羊等濒危物种的最后栖息地。这类禁止性规定,本质上是对生命与生态的双重守护。

以生命和法律的名义来审视违规探险以及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某些探险组织者、盲从者的“必修课”。探险者要强化行前准备,购买专业户外保险,配备必要的专业通讯设备,坚决不能以未经开发的所谓“小众路线”来揽客。公众要树立“山不在被征服,而在被理解”的探险价值观,心存敬畏、严守规则,让安全理念成为一种自觉。

探险始终应与规则共生。当我们用脚步丈量山河时,请不要忘记:任何户外运动,都必须恪守必要的边界——规则至上、安全至上、生命至上。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