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反内卷”落地,蓝帆医疗等高值耗材迎来估值修复机遇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7-28 22:06

7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引发了医药行业领域高度关注。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新一轮药品集采规则已优化,“锚点”计算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准,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2024年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被称为史上最“卷”而引发公众热议以来,无论是药企还是投资者,一直对集采规则优化抱有极大的期待。此次国新办发布会围绕药品集采及支付方式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均旨在防止过度内卷,确保降幅温和合理化。

集采政策转向落地,“反内卷”成新主旋律

政策的转向迅速在市场发酵,不仅限于仿制药范畴,“内卷”严重的高值医用耗材板块同样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发布会次日,南微医学、安杰思等在“低价内卷”中受到较大影响的企业,股价均收获了较好的表现。

从短期市场变化向产业逻辑延伸,集采规则的此次优化绝非孤立事件,而是高值耗材集采政策系统化调整的新篇章。过去几年,在医保控费以及“腾笼换鸟”支持创新药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低价中标”为我国医疗体系创新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随着集采的常态化推进,“内卷”弊端凸显,尤其在2024年第十批集采引发舆论热议后,政策优化迫在眉睫。

此次药品集采政策的转向,折射出国家层面的深思熟虑:加强集采评估、推动规范化常态化,已成为高层共识。在高值耗材领域,2022年转向温和的冠脉支架集采续标规则便是体现。冠脉支架是高值耗材领域首个集采的品种,首轮集采“地板价”对中标企业的业绩表现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在二轮续标中,医保局不再追求“内卷”竞价,只要低于最高申报价798元/个即可中标,并主动增设了伴随服务费。首次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第一名的蓝帆医疗(002382)就曾指出,“本次续标旨在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上一轮集采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预期能够更好地调动相关方的积极性,为保障供应、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第二轮集采实质已开始“反内卷”,使得国内企业得以从低价竞争的困境中脱身。作为国产心脑血管医疗器械的头部企业,蓝帆医疗在两轮冠脉支架集采的挑战与机遇下,也凭借自身扎实的产品竞争力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

在药品集采政策导向变化的推动下,与冠脉支架类似的变化有望在更多药品及器械领域“复制”。政策导向的变化,不仅有望为企业带来更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更昭示高值耗材集采进入“后降价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重视。

蓝帆医疗心脑血管把握政策机遇,板块估值修复曙光乍现

作为在心脑血管高值耗材深耕多年的企业,蓝帆医疗在“反内卷”的推动下,有望实现心脑血管业务更为突出的业绩表现。

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公司指出,得益于公司新产品持续放量,心脑血管事业部2025年半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进一步下降,经营层面不仅实现扭亏,而且贡献了显著利润。

自2018年收购柏盛国际进入心脑血管医疗器械领域后,蓝帆医疗逐步搭建起覆盖低值到高值耗材的产品矩阵。2021年实施的冠脉支架的首轮集采,虽帮助公司实现了国内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但中标价格仍显著冲击了业绩表现;但从今天集采“反内卷”正式落地来看,蓝帆医疗在首次冠脉支架国采中凭借最低报价一举获得的两千多家医院网络也是其他企业再难复制的“时代机遇”。

创新驱动也成为蓝帆医疗在高值耗材领域的“必选项”,让得来不易的渠道焕发切实的价值贡献。据统计,2018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累计20亿元。创新医疗器械前期高研发投入,近年来进入密集收获期。国内首款莫司类药物涂层球囊BA9™药球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后,2024年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20%。近一年来,国内IVL冲击波球囊、新一代雷帕霉素类药物涂层球囊、心铠冠脉乳突球囊及海外BioMC™冠状动脉微导管、RISE™SC PTCA球囊、新一代可回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输送系统等多款创新医疗器械均陆续获批上市,为公司后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日,国家医保局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召开的座谈会介绍了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也表明了国家医保局“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鲜明态度,对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

而随着政策导向变化,未来集采规则优化落地后,蓝帆医疗旗下已被纳入集采范畴的产品,也有望实现更出色的市场表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心脑血管业务收入及利润的增长。

业绩支撑之下,估值修复已非纸上谈兵。蓝帆医疗市值从年报披露前的约45亿元攀升至7月24日约65亿元,7月单月涨幅超15%,资金正快速回补因过往集采压制的板块,叠加公司创新医疗器械进入收获期,公司或正在经历估值的持续修复。

蓝帆医疗的市场表现,无疑是高值耗材市场、政策环境变化的缩影。类似的回暖,还发生在三友医疗、南微医学等高值耗材企业。受惠于运动医学集采执行后覆盖30省区,三友医疗产品入院速度提速,推动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南微医学则因消化介入耗材纳入集采优化名单,受益于政策边际缓和解锁新品放量潜力。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政策改革的稳步推进,市场或可以预期,国新办发布会上“反内卷”的定调并非空洞的口号,对于高值耗材而言,更是行业回暖的加速器——从政策底到业绩底,蓝帆医疗领衔的复苏叙事正演绎估值修复逻辑,并以心脑血管业务的持续放量,推动公司加速突破。

责任编辑: 王小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