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IPO上会公司恒坤新材被暂缓审议。
7月25日,上交所上市委召开2025年第26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审议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坤新材”)首发事项,最终暂缓审议。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恒坤新材自产产品主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ArF浸没式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主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技术节点及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
此外,在境内集成电路产业替代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为快速获取客户资源,并积累产品导入和品控经验,恒坤新材以引进境外产品为切入点,引进并销售光刻材料、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及其他湿电子化学品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报告期内,恒坤新材客户涵盖了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打破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外垄断。
业绩方面,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实现营收3.68亿元、5.48亿元和2.94亿元,同期净利润为8984.93万元、9691.92万元和4148.45万元。
本次IPO,恒坤新材拟募资10.07亿元,分别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公司募集资金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展开,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公司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推动公司技术创新,促进相关产品国产化水平的提升。
恒坤新材表示,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领域,加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布局,不断拓展产品线,稳固产品品质,积极参与客户的定制化开发,为客户提供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发展,建立安全可控的供应链;打造品牌效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争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本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