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反转,多方“瓜分”,明星AI编程公司Windsurf尘埃落定!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春媚2025-07-23 20:46

最近,一场AI编程收购案的一连串戏剧性转折,引发硅谷创投圈热议。

今年5月,市场消息称,OpenAI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明星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然而两个月后,该交易宣告破裂,随后谷歌以24亿美元“收编”了Windsurf的首席执行官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以及核心研发团队。最近,Windsurf收购案迎来最终结局:人工智能编码代理Devin背后的初创公司Cognition宣布,以3亿美元的股票“接盘”Windsurf的剩余资产。这意味着,这家AI独角兽最终被谷歌和Cognition“瓜分”了。

转折一:OpenAI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交易告吹

Windsurf的名字,在AI编程圈早已如雷贯耳。该公司的前身是生成式AI编程助手公司Codeium,其打造的Windsurf产品是硅谷近3年最迅猛的开发者工具之一。

与GitHub Copilot等传统AI编程工具相比,Windsurf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代理式编程”理念,也被称为“氛围编程”。Windsurf的智能体能主动推理开发者意图,实现多文件编辑和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让开发流程更依赖AI自主决策,而非人工逐行编码。

凭借着技术优势,Windsurf在被收购前已拥有超80万开发者用户和1000家企业客户,其中包括摩根大通、戴尔等多家《财富》500强企业,年度经常性收入曾超过1亿美元。

今年5月,OpenAI向Windsurf抛出橄榄枝:拟以30亿美元估值完成收购。这一价格不仅创下OpenAI成立以来的收购纪录,更被业内视为其“补齐编码领域短板”的关键一步——彼时,微软GitHub Copilot凭借与开发者工具生态的深度绑定占据市场主导,Anthropic则通过Claude模型为Cursor等工具提供技术支撑,OpenAI急需通过收购缩小差距。

然而,这笔看似顺理成章的交易,却卡在了“微软阴影”里。作为OpenAI的最大股东(累计投资超100亿美元),微软与OpenAI存在深度的API及知识产权绑定协议:根据双方约定,微软有权在2030年前访问OpenAI的所有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一旦Windsurf被OpenAI收购,其核心技术可能通过OpenAI间接流入微软——而微软恰恰是Windsurf在AI编码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

据了解,OpenAI也不希望其最大投资者同时获得Windsurf的AI编码技术。在这一巨大分歧的阻拦下,OpenAI收购Windsurf的企图最终宣告失败。

转折二:谷歌24亿美元“收编”Windsurf核心团队

交易破裂仅3小时,谷歌迅速出手,以24亿美元获得Windsurf核心技术的非独家授权,并吸纳创始人Varun Mohan、Douglas Chen,以及数十名核心研发员工。

这种“绕开并购、直击核心”的操作,在AI圈早已不是新鲜事。2024年,微软以类似模式挖走Inflection AI创始人团队并获得技术授权;亚马逊从Adept AI Labs撬走高管;Meta更是斥资近150亿美元拿下Scale AI 49%股权,顺带将其创始人Alexandr Wang收入麾下。

对Windsurf的核心团队而言,谷歌的offer堪称“两全其美”:既避开了被巨头完全掌控的风险,又能借助Gemini的技术底座实现“编码代理”的技术理想。但这场交易也引发了争议。据知情人士透露,24亿美元收益主要由创始人与优先股股东瓜分,数百名未加入谷歌的员工仅能“继承”原公司的股权——而此时的Windsurf已近乎“空壳”。“这打破了硅谷的创业契约。”Replit首席执行官Amjad Masad公开批评:“当员工可能随时被核心团队抛弃,谁还愿意为初创公司卖命?”

转折三:Cognition接盘Windsurf的剩余资产

就在谷歌交易官宣后的48小时,另一家AI编码公司Cognition突然杀出,宣布接手Windsurf剩余资产。这份“接盘清单”包括全部知识产权、产品、品牌、商标、350多家企业客户(年营收约8000万美元),以及剩余的数百名运营与技术员工。

Cognitio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cott Wu近期在一场访谈中,详细谈了在72小时内成功收购Windsurf的“内幕”。Scott Wu透露,Cognition与外界几乎同时得知Windsurf的潜在拆分信息,并迅速识别出Windsurf作为“宝藏”而非“空壳”的潜力。他表示,Windsurf拥有出色的产品、完整的客户群、全部代码、专有IP以及一支强大的团队,这些都是其被Cognition看中的核心价值。

据Scott Wu介绍,Cognition专注于核心工程与产品团队,而Windsurf则在市场推广、营销、财务和运营方面具备优势,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据了解,短期内,Windsurf团队将维持现有运营模式,Cognition将继续专注于通过其核心产品Devin提升工程效率,并在未来几个月将Windsurf的核心能力和独特知识产权整合到Cognition的产品体系中。

这场收购案,最终以“多方分食”落幕:OpenAI错失补强机会,谷歌斩获核心人才,Cognition获得客户与资产。而对整个AI行业而言,它撕开了更残酷的现实:当技术壁垒逐渐模糊,人才成为巨头争夺的终极目标。

这场几经波折的收购案也在创投圈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人认为创始人“卖公司”获益,却将其他员工置于前途未卜的境地,这是对硅谷创业文化的侵蚀与重创。知名投资人Vinod Khosla就公开批评道:“Windsurf的创始人是个糟糕的案例,他们不仅离开了自己的团队,还没有把任何收益分给团队成员。我绝不会再和他们合作。”

实习生唐文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校对:苏焕文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