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未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知名投资人陈天桥近日罕见针对脑机接口投资发声。他表示,脑机接口等硬核科创领域发展需要耐心资本,不要沿用过去互联网投资的套路。
陈天桥自创办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以来,专注于脑科学领域投资。4年前,他开始重仓加码脑机接口技术的投资,投资了当时中国最早开始做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企业——上海脑虎科技。
陈天桥表示,中国脑机接口经历过去4年的发展,已经吸引了一批国资、社会资本和头部投资人出手,融资金额越来越大,接连产生高影响力的成果,令人欣喜。而上海更是接连推出脑机接口行动计划,未来产业聚集区等重大举措,成为全球脑机接口的科技中心。
今年早些时候,上海阶梯医疗宣布了一轮高达3.5亿元的B轮融资,该公司随后宣布了启动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另一家位于杭州的脑机接口公司强脑科技累计融资也超2亿美元。这些巨额融资大幅推动了脑机接口企业的估值。
对此,陈天桥直言:“不要把脑机接口只当作赚钱的风口。”他强调,硬科技创新无法用互联网行业的短周期、快回报模式来衡量。“如果仍然用互联网投资那套做法,需要对赌,需要马上拿证,需要立刻产生收入,需要马上上市,这种投资对于真正的科创企业会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他认为,科创领域亟需“有长远眼光的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帮助企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穿越技术验证和市场培育的漫长周期。
他以马斯克的脑机接口Neuralink为例称:“这家公司成立8年的公司直到最近才有收入,但这丝毫不妨碍它成为全球知名的超级独角兽。”
今年5月,Neuralink获得了最新一轮6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43亿美元。Neralink是目前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估值最高的企业。
陈天桥坦言,脑虎科技创立时的目标就是要做中国的Neuralink,进而赶超Neuralink。“当时很多投资人虽然感兴趣,但一听到产出期要10年以上,都打了退堂鼓。”他表示,“但我告诉创始人陶虎,10年也来不及做出来,可能需要20年甚至30年时间,但资本需要有这个耐心。”
脑虎科技创始人陶虎是中国科学家创业的典型,他曾任职于中科院微系统所。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就在不久前,陶虎辞去了中科院的职务,全身心投入脑虎科技的创业当中。
陈天桥高度评价了陶虎的选择。“他几乎是创业公司中极少数下定决心辞去奋斗了半辈子、且位于象牙塔尖的科研职位,自断后路,全职投身脑机接口创业的科学家。”他表示。
近期,脑虎科技在实时汉语言解码和运动解码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获得了国际科学顶刊《自然》杂志的关注。陈天桥表示:“这些技术突破的难度不亚于任何一次Neuralink的技术突破,价值更是远大于获得某个设备的批文。”
陈天桥指出,科学家创业,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需要系统的创新生态和技术平台。“我们将组建世界一流的脑电大模型、脑电解码算法和数据团队,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赋能脑机接口,并鼓励脑虎科技与Neuralink直接竞争,大胆探索视觉重建、记忆下载等终极任务。”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