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冯雨瑶2025-07-22 09:44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1日,按申银万国行业类划分,A股共有59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8家预喜,包括27家预增、6家略增、5家扭亏;与之相对应的是,有21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预减或亏损。整体而言,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业绩预告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具有知名品牌、领先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深陷产品同质化困境的公司,则面临经营挑战。”

按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排序,上述59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20家上市公司预计业绩增幅超过100%。多家业绩向好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增长势头的大背景下,公司订单持续放量,实现盈利增长。

例如,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东谷”)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62.65%到88.88%。长源东谷表示,报告期内,商用车市场的主要客户需求稳定向好,同时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在保证商用车市场销量稳中有增的情况下,新能源混动缸体缸盖销量同比稳步提升,综合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亿元至3.87亿元,同比增长47%至67%。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充足,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快速上量,公司新能源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持续增长。

记者梳理公告发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将业务触角延伸至海外等,成为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订单持续放量的关键因素。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汽车产业正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趋势发展,这将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向三个方向突破,即高精度电机电控系统、智能驾驶传感器与算法集成、碳纤维等新型材料应用。

不过,受汽车产业竞争加剧、“价格战”等因素影响,也有一些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

张孝荣对记者表示:“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分化是新能源车高歌猛进的必然结果。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动零部件产业链需求爆发,技术领先、绑定头部车企的企业率先受益;而传统燃油车产业链因市场萎缩面临订单压力。”

张孝荣认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两极分化未来会进一步加剧,技术迭代能力与市场响应速度将成为核心分水岭。

对于业绩承压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张孝荣建议,这些企业需加速转型,优化产品结构,加速向新能源赛道转型;同时,还要注重降本增效,深化成本管控,通过工艺改进提升毛利率。此外,还要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利用国内供应链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