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板运动为城市之夜注入新活力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蒋菡 实习生艾玉晗2025-07-22 09:10

随着酷暑来临,北京亮马河夜经济也逐步升温,其中桨板运动因其低门槛、高参与度和独特体验感迅速出圈,成为城市夜生活新地标。

以桨板为引擎,岸边业态、装备经济、社交消费等正在形成“人水互动、岸水联动”的产业集群,为传统城市河道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小店撑起大流量:创业者逐水而生

萨拉木是多布亮马河城市水上营地的一名桨板教练,也是亮马河夜桨经济的亲历者。他所在的团队自亮马河水域2021年完成改造后正式入驻码头,依托桨板、皮划艇等水上项目积累人气。“去年桨板突然火了,亮马河的客流量也开始上涨。”他说,“前年每天最多只有30多个人来,今年一天就有七八十人,周末还会更多,最多的时候能有500多人。”

教练张小屹对这种变化感受更加直观:“晚上人比白天多,现在是夏天,客流主要集中在太阳落山以后,晚上6点到9点之间,客流量比白天多一倍,岸上的船基本都会下水。”他介绍说,目前码头配备了30多块桨板和30条皮划艇。

夜幕降临后,夜桨成为沿岸灯火中最活跃的存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自带装备或组建社群一起体验水上运动。

“在家闲着没事就过来玩儿。”负责运营一个桨板社群的王先生说。他们主要通过微信群和小红书宣传,在亮马河边搭建简易摊位,提供桨板租赁、教学和基础安全保障。

目前,亮马河上除了两个正规的码头,还有若干个沿河的租赁点,多数为“轻资产+线上推广”模式——无须门店、快速起量、风险可控,成为年轻人创业的新赛道。

上游制造商:抓住桨板经济风口

如果说租赁是前台生意,那么桨板制造商则是支撑这波热潮得以持续下去的幕后力量。

根据百度指数和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分析,2020年至2023年间国产SUP(站立式桨板)相关搜索量增长320%,天猫平台国产SUP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45%。

与此同时,不少水上运动装备品牌正试图借夜间消费场景拓展“泛户外”市场,与户外装备、城市夜游项目、智能穿戴设备形成跨界联动,国产头部品牌也率先推出适配夜间场景的创新产品。

国产品牌乐划(AQUA MARINA)推出的模块化发光充气产品,采用专利外置仓结构实现LED灯条的快速安装与稳定透光,目前已成为城市滨水夜游项目中的热门选择;Funwater则开发了双气室夜划灯带桨板,通过集成防水LED灯带与APP控制系统,用户可自主调节灯光模式,并与穿戴设备联动打造沉浸式体验。此类产品不仅延长了消费时段,更推动了水上夜经济的装备升级。

政策引领:探索规范化管理新路径

随着亮马河桨板运动的快速发展,安全隐患和市场乱象也逐渐显现。

“上板一定要穿救生衣,而且滑的过程中不能脱救生衣。”萨拉木介绍安全规定时表示,“如果有人掉下去了,岸边的安保人员就喊对讲机,然后我们立马开救生艇过去救援。”

在正规码头之外,更多的是游走在管理边缘的经营模式。有经营者坦言,“城管会问是不是无证经营,有人会说自己是消费者。”除此,桨板俱乐部在河边跑马圈地、各自为营的现象也开始出现,通过这些渠道进行装备租赁的新手玩家,因缺乏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落水情况也时有发生。

与什刹海景区划定专门的水域进行统一管理不同,亮马河目前仍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这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按照《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要“健全户外运动安全救援机制,健全户外运动应急救援标志系统,鼓励设置智能管理、通讯和应急救援系统和设施”。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亮马河区域的管理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新兴业态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亮马河的探索也许能为更多城市水域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