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仓位“戏法”!多只基金“踩准”行情节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林乔2025-07-21 15:35

行情的每一次转折或许都暗含投资机遇。

据二季报数据,在上半年的震荡市里,部分基金的股票仓位变化灵活,还有基金成功“躲”过了4月初的大跌并随后果断加仓,游刃有余的操作为基金累积了可观的超额收益。

多只基金二季度灵活调整仓位

以益民服务领先为例,该基金在仓位调整上体现了出色的管理能力——截至去年末,该基金股票仓位仅有0.89%,但从今年年初开始,随着行情升温,该基金亦同步拉升,涨幅一度高达近20%,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在一季度内迅速将仓位抬升到高位。

但“风光”了一季度后,该基金股票仓位又降至0。基金经理写到:“在3月中下旬,考虑到4月份的财报披露以及退市新规的实施,再次降低了权益资产的比重。同时,由于对10年国债收益率短期上行风险的担忧,本基金在季末以短久期利率债配置为主。”

因此,在3月末至4月7日大跌当日,基金的净值曲线拉成一条直线,但在随后的反弹中,基金经理又选择了“加仓”并运行到了二季度末,于是该基金得以跟上近日涨幅。

据二季报数据,益民服务领先股票仓位超过90%,重仓股中包括了宁德时代、立讯精密、潍柴动力、美的集团、江苏银行等“核心资产”以及红利概念股。基金经理表示,2025年二季度,本基金在权益资产仓位及标的上均有所调整。

“在4月7日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后,基于对市场风险阶段性充分释放的判断,本基金较大幅度地增配了权益资产。4—5月标的选择以中小市值成长股为主,但是出于对目前成长股方向均为题材且非基本面驱动的判断,并未在单一行业及主题上做过多的偏移,产品组合表现为相对均衡的成长股组合特征。”基金经理回顾道。

除了前述产品外,近期行情还给予敢于提升仓位的基金丰厚的回报。如高楠管理的永赢睿恒成立于去年12月,该基金在成立后净值走势十分平稳,截至一季度末股票仓位约为18%,但截至二季度末股票仓位来到了约七成。且重仓股中包括了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以及信达生物等高弹性个股,因此该产品二季度内涨幅超过了14%。

据已披露的季报数据,还有永赢锐见进取、益民品质升级以及中欧农业产业等37只基金“加仓”幅度超过三成,这部分基金二季度内平均涨幅约为4.3%,较沪深股指均有一定的超额收益。

或能博取超额收益

在起伏不定的行情里,合理且缜密的仓位控制能够较大程度地稳定基金净值,并防止基金在高位重仓权益资产从而面临较大回撤。

如农银汇理区间收益将仓位控制写进了基金合同,合同中写到:本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涉及股票和非股票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严格按照纪律进行调整,随着参照指数累积到一定阈值之后,本基金将按照纪律逐渐降低股票类资产配置比例,相应增加非股票类资产比例,从而确保基金能够部分锁定收益;在参照指数下跌到下一个阈值的下限时,本基金将按照纪律逐渐增加股票资产配置比例,相应减少非股票类资产比例,从而为基金争取更大的潜在收益。

该基金以“参照指数”即上证综合指数,如上证指数小于2750点时,股票类资产配置比例将高于95%,上证指数大于2750且小于3000点时,股票仓位配置比例约为85%,以此类推,随着指数的提高,股票仓位递减。

因此,该基金净值在2021年的“核心资产”浪潮中达到了历史峰值,但随着指数来到高位,该基金在当年末股票资产仅有不足六成,因此在随后剧烈的下行行情中,该基金最大回撤不到24%;而在去年二三季度行情低位之际,该基金又将仓位提升至约80%,因此搭上了回暖的行情,当前累计净值已在历史高位徘徊。

有公募投研人士表示,仓位控制是“动态平衡的艺术”,需与基金的策略定位、市场判断、风险承受能力深度适配。最终,优秀的仓位控制不是“猜顶逃底”,而是通过理性分析,让组合的风险敞口与市场环境、投资目标相匹配,在“不亏大钱”的前提下,为投资者赚取可持续的收益。

前海开源基金基金经理杨德龙则认为,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应对市场波动:一是通过仓位控制管理回撤;二是在基金合同允许范围内进行调仓换股,规避冲高回落板块并捕捉新兴机会。“但这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会受制于产品类型的约束,例如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受合同严格限定,无法进行跨板块操作以避免风格漂移。”

排版:刘珺宇

校对:赵燕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