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新规后首单!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协新2025-07-18 20:08

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批复同意中国船舶(600150.SH)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SH)的注册申请。这是重组新规发布后,首个已完成上交所审核和中国证监会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从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上交所同步修订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以下简称《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南。

合并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4000亿元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还是新“国九条”发布后首个公告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

作为我国船舶工业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之间的整合升级,该单吸收合并项目同时还是A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核心的千亿级船海主业上市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海洋运输、开发、科考装备研制及供应商,拥有先进的海洋防务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在并购重组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于2024年9月正式启动,借助资本市场推动深层次改革与整合,解决两家上市公司在船海主业方面的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核心战略功能和价值。

根据2024年度财务数据估算,合并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全球。

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原本分散于两个上市公司的资产、订单、技术力量等资源汇聚至一个更为强大的“资本容器”中,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抢抓全球船舶市场结构性复苏机遇

当前,全球船舶行业正处在大周期上升阶段,船舶老龄化的必然趋势持续推动船舶更替需求不断扩大。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老旧船型的更替进程进一步加快。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和新船高标准的技术要求,船舶制造企业也迎来了强劲发展的时代机遇。

在此时代背景下,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整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优质资产,融合中国重工在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业务上的优势,推动合并双方船舶修造及配套业务的协同优化,进一步提升研发制造实力。

本次重组后,合并双方将优化船舶制造板块的产业布局,对各船厂进行统筹协调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各船厂建立主建船型的竞争优势和壁垒,增强各船厂的高端船型制造能力。据了解,合并后中国船舶新接订单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比例可进一步提升。

合并后的中国船舶还将进一步打造“中国船舶”的品牌名片,在与船东、供应商及其他产业链相关方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协同配合,凝聚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和品牌溢价。

沪市近七成重组为产业并购或大股东注资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是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典型案例,为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产业整合提供了参考。

根据公开数据,“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沪市披露各类资产重组方案增长较快。其中,近七成交易为产业并购或大股东注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除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外,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的交易规模也超过千亿元。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王锦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