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 整体水平为世界第一方阵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07-15 17:47

证券时报记者 陈雨康

毕马威中国近日发布的《田野之声・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到,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培育和发展,我国已步入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的深度赋能。2024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3.2%,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3%,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为传统农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推进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报告》提出,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系统性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其中,“种业自主化”与“农机智能化”创新亮眼。《报告》提到,一方面,种业自主化赋能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另一方面,农机智能化与智慧农业系统让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目前,我国已建成了设施先进、管理完善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农业无人机、大马力智能农机、智慧海洋牧场等“农机新物种”不断涌现,推动传统农机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

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启华表示,在科技创新的渗透之下,细分领域正重塑中国农业未来,例如,在设施领域,传统优势产区的设施将实现智能化升级,戈壁、沙、盐碱地等非传统耕地资源的开发也为设施农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而现代都市型智慧农业将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升级正在加速,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构建使农业产业链纵向延长,而跨界融合则推动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等,这些趋势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全景图。

从生产端,“老人农业”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对此,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合伙人牛浩哲表示,提升机械化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74.3%,位列世界第一方阵,此外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为满足当前人们的营养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低空经济”持续升温,无人机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支撑。以植保无人机为例,其广泛应用为培育现代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开辟了新路径,特别是在农业数字孪生、智能装备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中国农业正在向更加高效、可持续方向迈进。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王蔚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