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持续释放!
最近两天,经济金融数据持续发布。从数据表现来看,基本上都有超预期表现。这给市场也带来了支撑。
一是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工业增加值这个关键指标大超预期: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预期增5.5%,前值增5.8%。
二是出口逆风表现依然强劲。今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当月进出口规模达到3.85万亿元,增长5.2%,规模为历史上月度进出口第二高位。
三是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6月M1增速环比大幅回升2.3PCT至4.6%,6月社融增加4.2万亿元,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平均预期(约3.7万亿元),同比多增9008亿元。
工业增加值远超预期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据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多项指标上半年增速较一季度加快。其中,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预期增5.5%,前值增5.8%。工业增加值的提高往往意味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出的增加,通常会带来更多的销售收入。在成本控制得当的情况下,销售收入的增加会转化为更高的利润。因此,工业增加值和利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增加值增加时,企业利润也往往随之增加。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22.2%、11.3%。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国家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下阶段,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出口逆风强劲
7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单从6月份来看,当月进出口规模达到3.85万亿元,增长5.2%,规模为历史上月度进出口第二高位。其中,出口2.34万亿元,增长7.2%;进口1.51万亿元,增长2.3%。
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为5.8%(前值4.8%),过去十年出口增速同期均值为3.3%;1-6月累计增速5.9%,较2024年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
银河证券认为,虽然下半年出口可能承压,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出口仍有以下三方面有力支撑:一是年初以来关税的不确定性带动企业抢出口效应,抢出口和抢转口仍有望支撑三季度出口表现。彭博数据显示,7月第一周从中国发往美国集装箱船数量日均为66.7艘,与6月基本持平,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二是我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支撑出口动能增强。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7%。三是不断扩大、更加多元的开放新格局,同样为出口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出口国别结构看,2025年中国对美国市场出口金额占比较2024年回落2.8个百分点,对东盟和欧盟出口金额占比则分别上升了1.4和0.4个百分点,拉美和非洲占比共上升0.8个百分点。
M1劲爆
6月金融数据也全面超预期。 货币环境宽松、财政大幅发力刺激内需、跨境资金回流的背景下,M1、M2及社融增速如期回升,6月M1增速环比大幅回升2.3个百分点至4.6%,创近五年同期新高,主因政府项目推进、化债影响减弱及外贸结汇行为;社融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至8.9%,超过预期的8.8%,主要源于信贷需求超预期。
6月居民及企业信贷需求环比、同比均有所回暖,且信贷“挤水分”,票据规模超季节性压降。6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扣除票据融资)单月新增2.77万亿元,同比多增0.54万亿元。
广发证券表示,M1大涨,基数偏低是原因之一,去年同期M1余额仅增加2.47万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低值;但即便扣除掉低基数影响,6月M1表现也偏强。M1月度增加了5万亿元,是近五年同期最高值。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在政府项目较集中落地的背景下, 6月融资偏强为企业账上带来大量活期存款;二是化债置换影响减弱,微观主体偿还债务消耗的活期存款规模减小;三是在经贸环境不确定、美元指数走弱背景下,外贸企业可能继续保持着偏高的结汇规模。
从历史来看,向来有M1定买卖的策略,也即M1向好的时候,股市表现往往较为突出。广发证券也认为,6月信贷社融总量扩张、结构优化, M1增速也初见弹性,这对风险资产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数据组合,支持市场风险偏好。而且,7-8月上述支撑因素仍可能延续,M1周期可能继续保持扩张。
排版:罗晓霞
校对:杨立林